这首诗《渡海》由清代诗人沈受宏所作,通过描绘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
首联“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开篇即以“沧海”取代“江河”,突显海洋的辽阔与壮美,航海者调整船舵,高声吟唱,既表达了对未知海域的勇敢探索,也暗含了对生命旅程的豪迈宣言。
颔联“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运用对比手法,将“地尽”与“天长”相对照,强调了自然界的无限与人类活动的有限性。同时,“人能来处鸟难过”一句,巧妙地将人类的勇气与鸟类的畏难进行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决心。
颈联“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生动描绘了海上风暴的猛烈与波涛的汹涌,黑雾与银山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航行中的艰难与危险。
尾联“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转而抒发对历史人物田横的感慨。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最后一位君主,此处借其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战争与苦难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类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