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涵众理常虚明,烱如素月流青冥。
扫除灵台挂秋鉴,天下妍媸无遁形。
区区老境事奔走,汎汎人海风中萍。
便从心月问前路,形车气马何时宁。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赠相者高心月》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思熟虑的智者形象。"心涵众理常虚明",诗人赞美高心月的心智如同明净的素月,包容万象且清澈透亮。"烱如素月流青冥"进一步强调了他洞察世事的深远与广阔。
"扫除灵台挂秋鉴",将心灵比作秋水明镜,暗示高心月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悉人间美丑。"天下妍媸无遁形"则表达了他对世态人情的深刻理解,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过他的审视。
诗人接着感慨自己在岁月中奔波劳碌,如同浮萍随风飘摇,"区区老境事奔走,汎汎人海风中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然而,即使身处困境,他仍保持着对未来的探索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便从心月问前路,形车气马何时宁",向内心的明月寻求指引,期待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赞扬了高心月的智慧与超然,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少年驰骤清淮甸,复领牙兵洗江练。
车书混一论酬功,惊看浮云日千变。
卖却宝刀归紫燕,柱杖支颐笑颛面。
寂寂柴桑不见人,黄尘埋却金闺彦。
元气淋漓生万物,莫悴朝荣自飘忽。
梅山老子究此心,道眼相人惟相骨。
昔年贵重药房公,果见青春照簪笏。
畴昔闻子否已倾,梦魂远逐秋天鹘。
太湖西望如沧溟,木落霜寒波更清。
闻道是中多巧石,明朝岂用劳生灵。
晚风作恶蛟鼍走,摇荡乾坤洗星斗。
大隐乘舟不见人,而今盗贼为渊薮。
壮游自古男儿事,收拾英华贮胸次。
逢掖南来挂铁衣,陈生不露经纶志。
白云在眼忽思亲,春雁同回期不匮。
近里工夫实有加,它年肯屑扬州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