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严羽所作的《避乱途中》,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战争后荒凉的土地上,仅存的几户人家,以及自己作为流离失所之人的白发与故土重逢时的春天景象。诗中充满了对战乱的哀叹和对生活的无奈。
首联“回首兵戈地,遗黎见几人”,开篇即点明背景,战争过后,土地满目疮痍,幸存的人寥寥无几,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颔联“他乡空白发,故国又青春”,诗人身处异乡,两鬓斑白,而故乡却在战乱之后迎来了新生,春意盎然,对比强烈,既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暗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颈联“多难堪长客,偷生愧此身”,诗人自述长期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内心充满愧疚,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尾联“本无匡济略,叹息谩伤神”,诗人坦承自己并无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能力,只能徒然叹息,表达了内心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绘,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