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二)

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

行役悲险艰,仰愧归鸟翔。

羁愁浩难收,壮发日已苍。

远林烟火微,投宿扣村庄。

居人毕刈穫,笑语井臼傍。

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

所慎在出门,奚怨中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野外景色忽然昏暗下来,零落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行走在旅途上,感叹道路艰难,抬头看见归鸟飞翔,心中充满惭愧。
羁旅的忧愁难以收敛,年轻的头发日渐斑白。
远方的树林中,炊烟微弱,我寻找村庄投宿。
村民们正在收割完毕,欢声笑语围绕着井台和石臼。
询问我为何如此疲惫,是否是因为做官或经商的劳顿。
出行时应谨慎小心,怎能埋怨路途漫长。

注释

野色:野外景色。
倏已暝:忽然昏暗。
沾我裳:打湿了我的衣裳。
悲险艰:感叹道路艰难。
仰愧:心中充满惭愧。
归鸟翔:归鸟飞翔。
羁愁:羁旅的忧愁。
壮发:年轻的头发。
烟火微:炊烟微弱。
投宿:寻找住宿。
毕刈穫:收割完毕。
井臼傍:井台和石臼旁。
问客:询问我。
仕与商:做官或经商。
所慎:应谨慎。
出门:出行。
奚怨:怎能埋怨。
中路长:路途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开篇"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写出了秋天傍晚大自然色彩的变化,以及落叶纷飞,像是要缠绵于行者的衣襟,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行役悲险艰,仰愧归鸟翔"表达了旅途中的辛苦与悲哀,以及对比之下,那些能够自由返回巢穴的鸟儿所激发的羡慕之情。这里的"仰愧"二字,用以形容行者对于自然界中生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感到的自愧。

"羁愁浩难收,壮发日已苍"则抒发了诗人因长时间的羁旅而积累起来的情感无法释怀,以及青春岁月流逝,头发渐渐变白的哀叹。这里"羁愁"指的是因为离别和漂泊而产生的情绪,而"壮发日已苍"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远林烟火微,投宿扣村庄"描绘了傍晚时分,行者寻找住处的情景。远方山林中的炊烟表明着有人居住的地方,而"投宿扣村庄"则是诗人在疲惫之下,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歇息的安稳之所。

"居人毕刈穫,笑语井臼傍"写出了村落居民平和安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井边交流的欢声笑语。这里"毕刈穫"形容的是人们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而"笑语井臼傍"则是对乡间生活的一种美好写照。

"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这两句询问行者为何而疲惫,并且推测可能是因为官场或商旅之事。这里"毋乃"用以表达一种推想的语气,而"仕与商"则是对古代士人和商贾两种职业生活的泛指。

最后"所慎在出门,奚怨中路长"提醒着行者外出时应当谨慎,同时对于旅途中的艰辛和漫长也感到无奈。这里"所慎"意味着出门在外需要有所防备,而"奚怨"则是对旅途之长的埋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古代行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受。

收录诗词(29)

毛直方(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妾薄命

妾肌如玉颜如花,长眉窈窈青山斜。

深闺学成新妇礼,镜鸾不与留年华。

昨朝东邻裁嫁衣,今朝西邻催结缡。

自怜孤灯照春梦,年年风雨梨花时。

不怨父母贫,不恨蹇修拙。

妾生赋命自坎壈,底用閒情写红叶。

千丝万丝霜练光,与谁织作云锦裳。

千针万针两黼黻,与谁佩服朝明堂。

吁嗟妾薄命,薄命可奈何。

失时还自羞,失身羞更多。

妾宁失时无失身,平生分定月下绳。

但把贞心守贞色,肯信婵娟解误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泥滑滑

泥滑滑,日已西。

泥深屦滑涴征衣,征衣涴尽不肯归。

分明数声行不得,请君更听鹧鸪啼。

形式: 古风

独骏图

连天苜蓿青茫茫,盐车鼓车纷道傍。

肉騣汗血不可常,权奇倜傥晦若藏。

五之六之无留良,如此独步何堂堂。

日三品豆慎所尝,天闲逸气谁能量。

一尺之箠五尺缰,了与辔络俱相忘。

大仆御直俨冠裳,庭前榻上婉清扬。

有诏有诏且勿忙,一洗凡马銮锵锵。

我观此图笔意长,欲言尚寄田子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感

宇宙百年身,江湖万里心。

世情高枕远,诗味闭门深。

白发销穷达,青山傲古今。

情知秋亦客,何事感秋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