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烧劫图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

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烧劫图》,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悲惨的画面,通过“福严寺”、“秃鹙儿”、“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等意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福严寺里秃鹙儿”,开篇即以“福严寺”这一佛教圣地为背景,却出现了“秃鹙儿”,象征着和平之地遭受了破坏与侵犯。“不竖幡幢竖贼旗”,进一步揭示了寺庙被敌对势力占领,和平与信仰的标志被叛逆者的旗帜所取代,暗示了战争的入侵与破坏。

“白昼杀人凭佛力”,在白天的光明之下,生命被无情地剥夺,而这一切却发生在“凭佛力”的地方,即本应是庇护与救赎之所的寺院内,这不仅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也是对人性扭曲的深刻揭露。

“严沙沟变火坑池”,最后两句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原本平静的沙沟变成了燃烧的火坑与深不见底的池塘,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观烧劫图

烧劫谁能作画图,南阳壮士手亲摹。

官兵一出髡郎死,满县歌声听鹧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杂画(其一)

直道难容竟独归,离骚赋罢泪沾衣。

魂灵不逐湘流逝,还向怀王殿上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杂画(其二)

自古含容解弭灾,将军从此负荆来。

早知一饭三遗矢,悔不当初谢郭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杂画(其三)

才逢生客便呼郎,仙女风情想未忘。

莫笑思家轻出洞,家中自有旧糟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