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云耕读图

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

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

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

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

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

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

儿女毕婚嫁,含饴弄诸孙。

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

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张溪云耕读图》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首句“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展现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象,溪水因雨水而上涨,满眼翠色。接下来的“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写出了农事的繁忙,麦子成熟,野鸡带着小雏鸟觅食,桑叶老了,蚕儿结成簇准备吐丝。

诗人通过“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描绘了农人既有勤劳耕作的一面,又有追求知识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士农工商并重的文化氛围。接着,“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进一步刻画了他们边劳作边吟诵的情景,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诗意。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暗指这里没有苛政,人们生活安宁,家中备有美酒,待客热情。诗人以“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描绘了村民间的和谐与欢乐。最后两句“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表明这里并非虚构的世外桃源,而是现实中的朱陈村,生活平凡而真实。

结尾处,诗人以“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评价主人张溪,虽无画史之名,但才华不输古人,可惜未得后嗣。而“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则表达了对张溪淡泊名利、遗世独立的敬佩,以及对竹屋主人生活境遇的感慨,月光洒落,更显其清冷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耕读生活,赞美了淳朴民风和恬淡的生活态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刘宗永

曹魏制墨推韦氏,后来独数南唐李。

李家父子艺绝伦,徙居歙岭由易水。

胶煮鹿角松花烟,剑脊小饼双龙骞。

坚能削木黑点漆,好事宝藏今尚传。

蒲潘郭叶宋诸子,姓名班班书墨史。

近代西江朱万初,龙香上贡奎章里。

嗟予老病卧山林,时磨破砚临来禽。

清晨有客叩户入,手抱豹囊操楚音。

自言家本庐陵住,金粟冈头钓游处。

南穷五岭北燕然,澒洞风尘未能去。

少年结客轻公侯,五陵豪侠同追游。

黄金散尽黑貂敝,空馀老气横高秋。

却埽烟煤开瓮牖,梣汁和胶审时候。

丹砂紫沈脑麝金,万杵春雷鸣铁臼。

一螺玄玉莹无瑕,时时抱送文章家。

得钱酤酒开小口,醉蹋明月欹乌纱。

我闻此语重感慨,兵后高门几家在。

绣衣纨裤走乱离,无术终填沟壑内。

只今车马四海同,大船挝鼓扬轻篷。

西溯宫亭过章水,投老还乡谁似公。

形式: 古风

鹤瓢山房图

鹤瓢山房,大隐所居,乃在泰伯三让里,虽道迫廛市。

山林如鹤瓢,仙者玉为质,紫髯猬磔目点漆。

小谪人间甲子初,那计缑桃几偷吃。

丹成不肯独长生,时施狡狯苏罢民。

金针幻作黍珠境,跛痾积逮皆能行。

既识鹤瓢胜,按图入冥想,彷佛得要领。

长藤古木路迂回,飞泉落涧声喧豗。

不放落红随水去,恐引辟地秦人来。

鹤可骑,瓢可酌,酌罢县瓢身上鹤。

世人仰望不可亲,谡谡松风号万壑。

形式: 古风

玉山草堂为沈南叔赋

东老草堂在何许,昆玉峰前娄水阳。

怪石当门猛兽伏,长松绕屋神蜦翔。

芸窗展卷声琅琅,若出金石谐宫商。

嵩高山中隐者所,浣花溪上诗人庄。

小亭野芳发幽香,鸥波淼淼涵天光。

南邻老翁觅酒伴,短筇缓策行相羊。

草堂之乐乐无央,豺虎遁迹罔两藏。

何人写图落尘世,乃是四明狂客老更狂。

乌乎四明狂客老更狂,生纸泼墨兀老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杏花金羽图

盈盈繁杏花团雪,秾艳飘香春正月。

绣幕低垂护晓寒,金羽枝头巧调舌。

风流词客太多情,花中吹笛到天明。

援毫不草江南赋,粉墨经营为写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