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宗吏部子相的深切思念与关怀。首联“野馆西风丛桂开,天长犹阻朔鸿来”以秋天的景象起笔,野馆中西风吹拂,丛桂盛开,然而天长地远,北来的鸿雁仍未能抵达,暗喻友人久别未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颔联“忧时应念山公启,作赋空惭水部才”运用典故,山公即王羲之,水部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忧国忧民之时,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对友人宗子相的才华表示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
颈联“一卧烟霞违汉署,几看烽火望燕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卧烟霞,指的是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入仕,违背了进入朝廷为官的愿望;几看烽火,意指多次看到边境传来的战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的深深祝愿。
尾联“清秋河岳堪藜杖,莫动江南庾信哀”则以清秋时节的自然景色收束全诗,河岳之间,诗人可以手持藜杖,自由行走,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有哀愁之意,此处借以提醒友人,希望他不要过于哀伤,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