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晴发广安军晚宿萍池村庄

夜雨洗烦蒸,晓风荐清穆。

云头隤铁山,日脚迸金瀑。

暑涂一日凉,远客万事足。

羁人正奔波,观者何陆续。

翠盖立严妆,青裙行跣足。

俗陋介南徼,物华入东蜀。

竹萌苦已青,荔子酸犹绿。

修芦密成篱,直柏森似纛。

泥乾马蹄松,路坦亭堠速。

暮投何人庄,窗户暗修竹。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的雨水洗净了烦闷的暑气,清晨的微风带来了宁静与清新。
云层中仿佛垂下了铁山般的乌云,太阳的光芒像金色瀑布般洒落。
炎热的道路在一日之间变得清凉,远方的旅人感到满足。
奔波的旅人还在路上,旁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绿色的伞盖如同盛装的女子,穿着青裙的女子却赤足行走。
粗俗鄙陋的风俗在这南方边境,美好的景色却延伸到了东蜀。
竹笋已经苦涩地变绿,荔枝还是酸涩的绿色。
修长的芦苇密集如篱笆,挺拔的柏树森然如大旗。
泥土干燥,马蹄踏过松软的土地,道路平坦,亭堠显得快速。
傍晚时分,我投宿在何处人家?只见窗户后是幽深的修竹。

注释

烦蒸:烦闷的暑气。
晓风:清晨的微风。
隤:下垂。
迸:洒落。
暑涂:炎热的道路。
羁人:奔波的旅人。
修芦:修长的芦苇。
直柏:挺拔的柏树。
亭堠:古代设于道路旁用于传递信息的土堡。
修竹:幽深的竹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场夜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象,以及旅程中的所见所感。"夜雨洗烦蒸,晓风荐清穆",通过夜雨洗涤了夏日的闷热,晨风带来了宁静与清爽。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朵如铁山倾颓,阳光如金色瀑布洒落,象征着暑气消退,旅途中的暑热得到了缓解。

"暑涂一日凉,远客万事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凉的欣喜,以及对远方游子而言,这样的舒适已是满足。然而,诗人自己却还在奔波之中,看到周围的人们或乘车或步行,络绎不绝,形成鲜明对比。

"翠盖立严妆,青裙行跣足",这里的"翠盖"和"青裙"可能指的是农妇们的装扮,"跣足"则显出她们生活的简朴。诗人感叹这里的风俗粗朴,但地理位置独特,南疆的物产丰富,如竹子已青、荔枝尚绿,展现出自然之美。

"修芦密成篱,直柏森似纛",芦苇丛生,柏树挺拔,构成了一幅乡村田园的画面。"泥乾马蹄松,路坦亭堠速",雨后的道路干燥,马蹄踏过松软的泥土,道路平坦,亭堠(古代设于道路旁用于传递信息的设施)显得更加便捷。

最后,诗人傍晚时分投宿在一座村庄,窗户透出修竹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的赞赏,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淡淡感慨。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

新堂燕雀喜,竹篱挂藤萝。

崩奔风涛里,得此巢龟荷。

西山效爽气,南浦供清波。

会心不在远,容膝何须多。

先生淮海俊,踏地尝兵戈。

飘飘万里道,芒鞋厌关河。

风吹落下邑,楚语成吴歌。

岂不有故国,荒垣鞠秋莎。

无庸说当归,到处皆南柯。

卜迁不我遐,一水明青罗。

闭户长独佳,奈客剥啄何。

会令苍苔石,屐齿如蜂窠。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子文杂言

阴谷云低梅雨多,黄山涤源溪涌波。

南风匝地送归客,双桨下濑如投梭。

严夫子,君举酒,我其为君歌。

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

杜鹃晓啼猿暮叫,客行到此真蹉跎。

穷愁无复理,一饮三叹息。

城东黉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同乡更同调,目击心已传。

蛰虫欲作雷奋地,万籁方寂风行山。

吹竽唤我醒,连鼓相追攀。

飙车电毂不可辇,但觉两腋生飞翰。

狂歌不必终曲,戏奕不必满局。

有时不揖上马去,出门大笑惊僮仆。

穷乡眼冷见未曾,道上嗫嚅相指目。

云此陕隘何以有二士,直恐翩翩跨黄鹄。

广文组解登王畿,诸公贵人争劝归。

常日心期有定论,赠行不惜重费词。

腰金佩璐众目好,汗简沉碑千载痴。

一尊有意重山岳,五鼎无心轻网丝。

严夫子,应领略,别后频书相发药。

我既为万顷之狎鸥,君勿作九皋之鸣鹤。

形式: 古风

送王仲显赴琼筦

三径蓬蒿春雨肥,微君谁与开柴扉。

电光射牛书过目,虹气干斗酒淋衣。

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谁云沧海断地脉,莫信天南无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关寿卿校书出守简州

东壁星宫馆列仙,一麾苦欲近田园。

宅家但宝千金鉴,臣辈何辞万里船。

京洛知心尘鞅里,江吴携手暮帆边。

声名如此归安往,日日阊门望眼穿。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