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金代诗人毛麾所作,名为《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梅花与兰花的高洁品质,以及香气的浓郁与独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首句“梅心兰甲类元同”,将梅花与兰花并列,赞美它们在品质上的相似之处,如同同类中的佼佼者。接着,“气压荀家百和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两种花卉香气的高雅与独特,仿佛能超越荀家的百种香料,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借润更烦纤手玉,出云初试博山铜”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香气的生成与散发过程。诗人想象着香气如同从玉石中缓缓溢出,又像是从云层中初次尝试使用博山炉(古代用于焚香的器具)散发出来,充满了神秘与优雅的气息。
“崇朝日下亭亭盖,三月花间细细风”则描绘了香气在早晨阳光下的景象,以及在三月花开时节微风中的飘散。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香气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最后,“我有因缘在香火,鼻端消息为君通”表达了诗人对香气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与香火(佛教用语,指香火供养或与香有关的事物)的某种联系,以及愿意与他人分享这种美好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兰花香气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高洁与和谐的美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