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桐戏祠空草乱生,山悬如瓮下环城。

龙收隔岸黄云气,水送前朝碧玉声。

一夜沉龟鸣毁垒,千秋盘木记屯兵。

摩挲苏壁留题遍,只数鸳湖二老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祠的景象与历史痕迹,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桐戏祠空草乱生,山悬如瓮下环城”,以“桐戏”暗示晋祠的历史悠久,祠宇空旷,杂草丛生,展现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氛围。山峦高耸,如同巨大的酒瓮,环绕着城墙,形象地描绘出晋祠周边的地理环境。

颔联“龙收隔岸黄云气,水送前朝碧玉声”,通过“龙收”与“水送”两个动态意象,展现了晋祠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隔岸的黄云仿佛是龙的呼吸,而流水则仿佛在诉说着前朝的故事,碧玉般的清澈声音,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回响与自然的韵律。

颈联“一夜沉龟鸣毁垒,千秋盘木记屯兵”,运用“沉龟”与“盘木”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一夜之间,沉睡的龟发出鸣叫,似乎预示着某种变迁;而千年间的盘木,则见证了无数的屯兵与战争,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尾联“摩挲苏壁留题遍,只数鸳湖二老名”,表达了对晋祠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摩挲苏壁,即抚摸墙壁上的题字,这些文字记录了过往的岁月与人物,而“鸳湖二老名”则可能是指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被后人铭记,体现了晋祠作为文化遗址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祠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蔡忠襄公祠

飞渡黄河势已成,但凭一掌守孤城。

三千兵带饥寒色,百二关传恸哭声。

报国不能生杀贼,殉君何用死留名。

遗祠萧飒横汾曲,夜夜泉飞白鹤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门关

一发谽谺路,摩天虎势蹲。

豁崖排雁齿,纡磴蹙鱼鳞。

莽伏探丸地,鸡鸣载橐人。

春秋严重闭,瓯脱是西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曲峪镇远眺

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

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

洗兵一雨红灯湿,羊角魫鱼堠火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