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湖渔隐为袁桂芳赋

履运已成昔,名湖尚说秦。

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

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

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

已忝归渔业,何言托隐沦。

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

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

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

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

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

獭怨诛求尽,龙嫌荡漾频。

腥风连巷陌,秽浪接沙尘。

水际呼儿急,墙头换酒新。

讴歌便野习,嗜好任天真。

行媲清狂客,名传放逐臣。

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

钓渭心徒苦,兴周迹已陈。

子陵辞汉日,贺老别唐辰。

事业今如是,栖迟固足珍。

青云人既远,白首我还亲。

衰谢无知己,飘零偶问津。

但期连郡邑,岂料结比邻。

东主方悬榻,西风且钓缗。

扁舟如可具,同老此湖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秦湖渔隐为袁桂芳赋》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秦湖畔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联“履运已成昔,名湖尚说秦”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秦湖作为古代名湖,其历史地位与隐士的过往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颔联“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表达了隐士避开世俗纷扰的决意,以及独自垂钓的宁静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颈联“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通过类比,将隐士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圣贤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其高尚品格和理想追求。

尾联“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其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全诗通过对秦湖渔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戴良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甲辰元日对雪联句

三冬不作雪,元日乃飞花。

殆似呈丰兆,还如献岁华。

晓梅同璀璨,冻蝶斗交加。

叠径如拖练,旋空若搅车。

随风疏复密,杂霰整还斜。

葩借云为叶,光疑月在沙。

迷汀难辨鹭,著柳易分鸦。

咏絮应输韫,吟车欲过叉。

寒将椒酒敌,莹比塞酥嘉。

刻画天呈巧,铺张地掩瑕。

早朝光映笏,暝猎势漫罝。

后腊宁非瑞,先春益自誇。

拂林微见蕊,缀草浅窥芽。

煖促庭猊化,阳催瓦雀呀。

土融偏润麦,水活最便茶。

不雨檐常滴,当阴砌或遮。

诗成灯屡剪,坐久鼓频挝。

路滑妨回骑,城严畏奏笳。

岁寒同在旅,春至倍思家。

此日堪乘兴,归舟向若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对菊联句

翡翠剪秋叶,金琼镂寒英。

骈枝竞戢戢,植干纷亭亭。

逞芳固的皪,斗媚益晶荧。

幽姿匪人造,逸态谅天成。

傍芽萌庶孽,乳萼孕怀绷。

螫虎缩逗翳,瘁蚝枯梮茎。

迟倩飙阵飒,疾役雷辊輷。

挐楹互杂沓,跂槛递纷争。秋荣恣?婐,春粲失嫈嫇。

莹夺鹅肪腻,飞攘鸥毳轻。

韵冽帖疏穴,迹秘慰羁伧。

魏书奉延辅,郦水滋甘馨。

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摵摵感馀铩,采采怜孤撑。

谱之已百品,咏之复千名。

或繁若朝弁,或洁若蓝瑛。

或密若飘霰,或粲若罗星。

或赴若辐辏,或屹若峨屏。

或散若豋豆,或聚若辎軿。

或润若璜佩,或丽若金籯。

或鲜如鹭振,或悴如鲂赪。

或斥如仆隶,或积如云仍。

或翩如春蝶,或熠如宵萤。

或偃如膂伛,或昂如气盈。

或扬如袂举,或侧如杯倾。

或盛喜若笑,或哀忧若酲。

或即阶陛立,或俱盆盎升。

或侪处士逸,或俪节妇贞。

或翔疑孔翥,或峙讶鸾停。

或诧天姥巧,或觇地媪灵。

朝采有元亮,夕餐有屈平。

用酬我嘉节,来践尔佳盟。

饾容交错饤,卮许逡巡行。

摘鲜盛梨栗,倾浊饶醁醽。

起酬足蹂躏,坐咽腹膨脝。

陆味萃南品,海腥极东烹。

已畅一朝乐,复哦千古情。

句奇媲荦确,韵古铿韶韺。

驰骤门接武,格斗掀鏖兵。

味辛姜桂性,语险魈魅惊。

惧敌迹屡屏,慑败眼频瞠。

籍湜走且踬,郊岛弛复狞。

尊卑异川岳,清浊分渭泾。

遐思时踸胃,凝睇靡瞤睛。

顾惭驽骀力,莫抗骐骥衡。

四美已云具,二难亦既并。

愁去踰激矢,欢来剧抽絣。

即此成放旷,何用困拘儜。

永缉婀娜佩,庶濯尘垢缨。

形式: 古风

出游联句

杪秋划澄霁,游思跃然动。

林飙迅而清,川气漾不滃。

宿期淩沆瀣,晨集侵瞈矇。

趋程指悠邈,屏务遗倥偬。

兴挟康乐高,志激孟贲勇。

笔床黄帽赍,茶灶苍头捧。放棹闯鹢飞,扬帆接鹓?。

始循并县山,寻憩横江陇。

午分鱼食踪,暮合龙阜踵。

谷烟披幕纱,阶月踏流汞。

投院誇旧知,开筵乐新奉。

宵嫌坠露繁,曙觉堆岚重。

塔访汤师铭,窆谒先公冢。

綵岩何嶪岌,雨徵何巃嵷。

崖寺步蜿蜒,江槛萦螮蝀。

蓝水碧可通,蜀山青忽拥。

门羡登龙荣,席矜烹鹤宠。

话离忆沈沦,语迹愧荒茸。

缨緌已骈集,刀佩亦鞸琫。

既观朱扉盛,复瞰清泉涌。

两涧耳边来,双峰眉际耸。

虞宅址空存,袁墓木已拱。

委蛇讶客閒,丛脞笑僧冗。

金绳憩宿倦,石林动新竦。

大著孕璞玉,贤孙耀圭珙。

德迈东家丘,义压吾邦勇。

坚留马就絷,强别囚脱拲。

竟忘漏艇危,直溯夜潮汹。

满覆侔器敧,颠蹶同驾覂。

二贤首腾踔,小子继跳踊。

江阔水翻翻,云黑天朦朦。

甫济胆固慑,决去心益愯。孰书拯溺勋,谁息扶惫?。

迹离魑魅惊,身出蛟鼍恐。

叩门气始振,即馆语犹恟。

儒服渐林立,宾墀竟川壅。

争看麟一角,共誉龟五总。

吐辞超鲍谢,刮智驾晁董。

舫斋窥曩楹,兰室睇今栱。

困僮屏屡触,醉侣酒频□。

屈伸付蚨蠖,聚散等蠛蠓。

归情荡跃鳞,别思眇抽蛹。

笔耕期已驶,诗债事尤氄。

云庄充昔聩,云林跛初尰。

唐生竟神骇,沈子亦听悚。

画轴卷入檐,书册收贮笼。

磬折向苍茫,矢跃超濛澒。

仰视云畔鸢,去逐烟中鹲。

到家跳夜厖,入室响寒蛬。

后会知何时,余发已种种。

形式: 古风

为苗民所苦歌六十韵

二月日初七,压天风雨急。

仆夫问讯回,苗民水涡集。

仓卒戒行李,二三竞奔入。

天寒泥涂滑,出户行不得。

或牵牛数头,或缚鸡数只。

长枪插檐高,短剑耀白日。

动辄便杀人,相遇焉敢敌。

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

老母惊且忧,扶持间道出。

彼来此已遁,囊橐罄收拾。

急度墓头岭,复恐见雪迹。

行行叶由凹,手足俱战慄。

儿云母疾行,母说疲无力。

坐憩长松下,蔽身草不密。

又逢恶少来,见骂作强贼。

刀枪罗我前,性命在咫尺。

母云我两儿,惧怕避横逆。

再拜致哀告,恸哭并二侄。

衣衫尽剥脱,裸体肉见赤。

长绳与弟连,缚手黑如漆。

嗔叱行步迟,遽以大刀击。

血流未得止,苦痛走更疾。

渐围至田中,枪立哨齐吸。

拔刀斫弟项,乞免幸勿及。

母忧失两儿,儿复忧母泣。

艰险万状生,忧危苦劳役。

内怀五脏饥,外被一身湿。

箠楚卒未休,死生安可必。

山中亦何有,所蓄仅米粒。

检括殆无遗,忽忽日将夕。

留连至宋村,心绪茫若失。

倏逢一卒来,相见似相识。

貌恳心甚慈,众皆被呵叱。

但云解其缚,外惧中悦怿。

兄弟相依回,泣母何处觅。

哀矜复自怜,举目百无一。

顷刻子见母,哀号叙痛衋。

斫松代膏明,拾草当菅席。

主仆皆畏寒,相忘共薰炙。

忧惧不待明,鸡鸣咸盥栉。

又复去喜坑,晨星尚未没。

山家已避舍,老母独匍匐。

逐队跻山椒,冒雨倚松立。

头上水淋面,足下寒彻骨。

明朝古唐山,盘折犹律崒。

乱石如蹲虎,狭径跨其脊。

呼号风泠泠,掩映云羃羃。

初疑茫昧中,天地如开辟。

往来不暂停,昏黑亦忘食。

当时已狼狈,宁复问家室。

幼女犹可怜,含啼抱呜悒。

不忧行路难,但恐弃沟洫。

朝廷本除祸,仁道立民极。

假威及蛮猺,所至皆戏剧。

杀掠果何辜,曷尝分玉石。

披萝遍山林,荡扫空郡邑。

不幸生斯时,处处值荆棘。

皇天远不闻,愁闷填胸臆。

残喘傥久延,今亦匪畴昔。

渠魁未殄除,默坐长太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