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感慨。首句"少壮闻忠教",赞扬了太淑人在年轻时就接受了忠诚的教诲,显示出她的高尚品格。"生平阅险夷"则概括了她一生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与平安顺遂,体现了她的坚韧与毅力。
"篆烟长寂寞"描绘了太淑人去世后环境的寂静,篆香袅袅,寓示着她的离世让家中增添了一份哀寂。"驺从任驱驰"可能指的是她丈夫或儿子们的忙碌,他们尽管忙碌,但始终不忘孝顺,呼应了上文的"忠教"。
"尘俗浑无染"表达了太淑人超脱世俗的高洁,她的心灵不受尘世纷扰,始终保持纯净。"湖山每自怡"则展现了她对自然的喜爱,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从山水中找到乐趣,体现了她的乐观与淡然。
最后两句"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太淑人的敬佩,认为她的贤良淑德甚至超过了男性,这是对她女性智慧和品德的高度赞美。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通过描绘太淑人的生活经历和品格,展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和对家庭的贡献。
不详
淡薄心无累,行藏惠及人。
诗书长孙子,雍睦化比邻。
我亦尘中客,来司瓮底春。
从公得遗范,惆怅重书绅。
捧檄来新市,逢人说旧官。
腊残千盏熟,春到万家欢。
不见文移急,惟闻酒禁宽。
摩挲石梁柱,俛仰叹才难。
曲江人已矣,风采独依然。
薄宦何曾显,英名到处传。
诸公交荐士,造物竟遗贤。
穷达君应悟,怡神向九泉。
红云照水春将暮,皓月盈盈院落深。
正是佳人行乐地,翻令公子独伤心。
床头琴瑟空长在,眼底音容无处寻。
寒食纸钱飞满野,一声薤露涕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