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一竹》由明代诗人许相卿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孤竹独立于严冬之中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薇蕨声沈旧业空”,以“薇蕨”象征着往昔的生机与繁荣,如今却“声沈”、“旧业空”,暗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沧桑感。这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次句“首阳何处访高踪”,引用了古代隐士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节操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何处访高踪”则透露出一种追寻而不得的无奈与感慨。
后两句“冰霜大地同摇落,挺立孙枝殿朔风”,将视角转向眼前的景象。冰霜覆盖的大地上,万物凋零,但“一竹”却依然挺立,不仅与外界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更以其坚韧的姿态,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里的“孙枝”可能是指竹子的幼枝,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生命力的旺盛与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一株竹子在严冬中独立不倒的描绘,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颂扬。诗人在赞美竹子的同时,也借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格和不畏艰难困苦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