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道人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

借令真有蓬莱山,未免亦居天地间。

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空大地如同巨大的熔炉,万物生死都同归于途。
其中松柏和龟鹤,虽然寿命较长,最终也会枯萎凋零。
即使真的有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也难免存在于天地之间。
您难道没看见太上老君满头白发,人们却徒然说他能保持青春容颜。

注释

覆:覆盖。
载:承载。
洪炉:大火炉,比喻宇宙之力。
涂:道路,这里指人生轨迹。
松柏:长寿的象征。
龟鹤:长寿动物。
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
太上老君:道教神仙。
驻:停止,保持。
童颜:年轻的容貌。

鉴赏

这首诗通过天地的运行比喻出万物生死共通的命运,连松柏和龟鹤这样的长寿之物也不免一死。即使有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也终究逃不过自然规律的制约。最后引用太上老君形象,反映出世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讽刺。

诗中“天覆地载如洪炉”这一句,将宇宙比作巨大的熔炉,表现了万物共生的宏观视野。“万物死生同一涂”则点明了生生之源与死亡终途的共同性。松柏、龟鹤作为传统上的长寿象征,其“得年稍久终摧枯”的命运,强调了生命力度不过自然法则。

“借令真有蓬莱山,未免亦居天地间”一句,则表达了对仙境的怀疑态度,即便是传说中的神山,也无法脱离大自然的规律。最后两句引用道教的太上老君形象,通过“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来反映出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美好容颜难以持久的讽刺意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哲理性强,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生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淮海怀古

淮阴访韩信,海上吊田横。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

风尘孤客泪,义勇二豪名。

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乌栖曲二首(其一)

风破金铺结绮钱,穿帘入幌舞垂莲。

可怜无人夜不晓,起视西窗月华皎。

形式: 古风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君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

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锄治,绕舍皆荆榛。

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

谓言彼草木,于我奚疏亲。

于间置取舍,岂得完天真。

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

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心,何异巢居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再使河北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脂车。

为臣岂得辞王事,寿昌侍郎巽之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