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开卷偶见答徐宋臣监丞书云来帖告诉门生排根尝闻前辈谓受人之恩而不忘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盖推是心而信其人也又闻惟以怨报德者为不可测盖以有人之形者必有人之情也故卢杞之于颜公敏中之于文饶之奇之于永叔邢恕之于君实孰测其报恩一至此极哉昔孟尝君有一客孟尝遇之甚厚而客每毁孟尝或问其故客曰人皆誉君而我独毁人必以我为小人而以君为长者此吾所以报君也前五子者其意将无出于此欤至如逄蒙杀羿之事孟子不责蒙而责羿然则先生之与门生其责果谁在哉或掩卷有感因笔纪意复紬绎身履者以补其阙凡四十韵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

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

大中白丞相,昔蹑卫国门。

幻作万羊梦,投畀朱崖村。

奇谤及师友,躗言动君尊。

匪但死不瞑,大是生无根。

我尝究初终,要亦无足论。

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

或从谈笑生,或即利欲昏。

初亦未有心,末乃成至冤。

青简玷齿颊,至今犹啍啍。

傥无魏阙恋,谁使舌莫扪。

森淅起奉册,片顷那容存。

床笫本无从,何物能轾轩。

脂垢亦易辨,谁解洿玙璠。

如彼孟尝客,亦已悔而反。

正比萧相系,慰拊聊春温。

五人皆有为,评订何必繁。

之子独嗟事,画牢讯书爰。

反覆蹈生死,呵嘘变寒暄。

秋毫无所取,可验牍背翻。

自言复自渝,洗垢亦不痕。

堂帖写元奏,别白如珉琨。

渠知褫鞶枉,端由吠声喧。

天定能胜人,白日开戴盆。

只于揭纸间,了了穷所元。

不特玷尽磨,那复恨可吞。

但观斯人心,虽踵五子跟。

居然蚤虱微,而比蛇与蚖。

抑观诚斋书,理到词不烦。

有形斯有情,相比如篪埙。

而于五子中,乃复加诈谖。

旋观逄与羿,端在友弗抡。

毁玉自出柙,扣金能反辕。

割席怀共耕,知几当赐膰。

齰舌漫尔为,揩眵愧吾惛。

正须起九京,相与浇一尊。

江湖两相忘,再拜师至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古代忠诚与孝道的深刻反思。诗人首先引用古人关于忠孝的理解,指出真正的忠诚和孝顺并不在于表面的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他列举颜真卿舔舐伤口救颜鲁公、白丞相遭受诬陷等例子,强调了忠诚和感恩的复杂性,以及误解和冤屈的存在。

接着,诗人批评了那些出于私利或情感变化而改变初衷的行为,认为真正的忠诚不应受个人利益或情绪左右。他提到孟尝君的故事,暗示即使是看似报恩的行为也可能隐藏着个人目的。诗人还提到了逄蒙杀羿的典故,借此讨论师友之间的责任问题,认为应关注行为的本质而非表面的指责。

最后,诗人对赵宰和徐宋臣的书信往来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既有相互理解也有误解。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应当超越表面的恩怨,回归内心的真实情感,如同乐器的和谐共鸣。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忠诚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个人体验,探讨了忠诚与孝道的深层含义,强调了真诚、理解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久不雨里河舟不可行戚桥平氏小舫在东坝予介绍假之以行

里河累月雨不时,河流一线田拆龟。

冯河无地访一苇,有舫舣岸知为谁。

尺笺扣问真漫与,白头虽新还亟许。

从来遇合无古今,中流一壶真千金。

形式: 古风

卫恒往来帖赞

书既造妙,摹者惟欲取其肖。

摹既逼真,题者不必托诸人。以实传信,万古一晋。

无目睫之徇,视御府之印。

形式:

大宁夫人二书赞

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排者惟疾抵。

死生之大,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丧祭之正,徇古者失于泥,行今者溺于鄙。

如遗训者,亦可以守而勿坠矣。

我怀绪言,杯棬之比。子孙传家,真迹在此。

形式:

山中书怀

我昨浮平湖,时适逢中秋。

十年鸥鹭盟,万丈蛟龙湫。

微风自远至,皓月当上头。

朋游凡三人,一举累百瓯。

清光洞虚明,醉舞相劝酬。

枕籍起更酌,微茫寄安流。

长空隐绳低,中夕发棹讴。

未开晨曦轮,已系横堤舟。

驾言舍维楫,登途肃衾裯。

凄凄感霜露,郁郁瞻松楸。

恻怆动五情,顾省经几丘。

僾然倏如在,惕若疑可求。

暌离才经岁,蓊茜惊且稠。

每欲栖猿扃,于焉筑菟裘。

经营眺高冈,夷坦开平畴。

左抚芙蓉屏,右瞰鸿雁洲。

风雷凄五更,云月澄双眸。

汜兰滋畹茂,丛桂连山幽。

惊鸢下跕跕,候虫鸣啾啾。

振策后无继,蝎屐杳莫周。

谁接西山袂,且为东皋留。

一憩动踰月,四顾无与俦。

栖禽竞晨噪,落霞观夕收。

樵歌路崎岖,渔笛声咿嚘。

筑鸣环山泉,钟度远寺楼。

烟暝白昼合,晴岚翠光浮。

夔藩走鹿豕,下括寻羊牛。

虽云适野性,颇复怀牢愁。

天命乐自然,吾生感行休。

主上顷见知,诏书传置邮。

不忘盖帷弃,几比岩穴搜。

沈沈开仙祠,奕奕垂灵斿。

笋班北阙近,槐影西清樛。

圣恩比天隆,臣报如羽輶。

当年四十奏,日彻十二旒。

言言劘上听,历历思前筹。

是知度如渊,井语不忍仇。

感叹涕泪零,栖迟岁年遒。

纵兴裹革念,已抱刖足羞。

庄舄越客吟,宗元楚山囚。

更惭德难称,敢谓命不犹。

尔来阵云黑,已觉杀气揫。

连兵又多垒,乏馈仍上游。

如我高卧閒,自比他人优。

岂不思敌忾,一为殄国雠。

远慨筋骨衰,何以从戈矛。

又怜壮心老,无复陈谋猷。

居然去妇情,徒作嫠纬忧。

五斗折腰人,百鍊绕指柔。

苦心自惙惙,古道方悠悠。

华山正绝陉,郑赋犹待鯈。

指点隔江烽,烧烛看吴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