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畏轩竹枝词(其九)

东风催我转胡床,坐落岚光午梦凉。

蝉老树深音响别,閒将心事对残阳。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午后的静谧时光中,面对自然景物所引发的深思与感慨。通过“东风”、“胡床”、“岚光”、“蝉声”和“残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东风催我转胡床”,以“东风”作为起始,暗示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引出了诗人的行动——转动胡床,寻找更为舒适的位置。这里的“催”字,赋予了自然风力一种主动性和情感色彩,仿佛是大自然在引导着诗人的行为。

接着,“坐落岚光午梦凉”,描述了诗人调整好位置后,面对的是午后的山岚之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里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凉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蝉老树深音响别”,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象的描写。蝉鸣是夏日常见的声音,但在“老树深”这样的背景下,蝉声显得格外独特,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这一句通过对比“老”与“深”,以及“音响别”,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最后,“闲将心事对残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夕阳时的思绪。这里的“闲”字,既体现了诗人此时的悠闲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思考或忧虑。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诗人身上,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面对自然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收录诗词(76)

卓肇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畏轩竹枝词(其十)

行到前峰竹翠间,吹箫石上不知还。

夜深暑退罗衣冷,自扣柴扉月满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删]韵

三畏轩竹枝词(其十一)

寄傲窗南物外情,可人花鸟笑相迎。

论文有弟应兼友,嗟莫閒愁太瘦生。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庚]韵

三畏轩竹枝词(其十二)

想像清光月影寒,幽怀日窄带应宽。

弃襦未了书生债,背立閒庭漏已残。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寒]韵

三畏轩偶成(其二)

廓西影泻月华残,城角玎玎漏滴阑。

夜气犹存深猛省,半生心事付长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