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饯灶

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喧传寤祭。

桦烛两行,椒浆一斝,浅醉神应善。

凭虚驰骤,云车风马,说上九天言事。

奏迎送,短长弦曲,余音绕梁飞起。

此风溯自,黄羊托始,俗尚沿今犹尔。

荔捻粉团,脯融豆乳,表敬随人意。

吉蠲致祷,也都不是,浪学王孙私媚。

但只愿,乞来利市,普分余惠。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开篇,描绘了岁末时节,祭祀灶神的热闹场景。"桦烛两行,椒浆一斝"形象地展现了祭祀仪式中的细节,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接下来,词人通过"凭虚驰骤,云车风马"的想象,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愿,希望神明能传达人间的话语。

"奏迎送,短长弦曲"描述了祭祀音乐的悠扬,余音缭绕,增添了神秘感。词人追溯这一习俗的起源,从黄羊祭祀开始,直到今日依然沿袭。"荔捻粉团,脯融豆乳"则展示了人们以美食敬神的虔诚,表达对灶神的敬意。

"吉蠲致祷",词人强调祭祀的庄重与诚意,认为并非单纯模仿古人,而是真心诚意地祈求福祉。最后,词人表达了最朴素的愿望,希望灶神能带来好运和恩惠,惠及大众。

整体来看,这首《永遇乐·饯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代末年至现代初年的祭灶风俗,情感真挚,富有民俗色彩。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枝春.岁除感怀

壮不如人,算轮囷、肝胆都成孤负。

今垂耄矣,过去韶光难又。

迎春饯腊,只听得、青毡依旧。

但将一缕缕心情,寄与断霞髡柳。我同浪仙比瘦。

甚千山万水,客游已彀。幡然归隐,吟守一灯红豆。

年年诗祭,倘窃取、诗名不朽。

还是怕、莫遇昌黎,愿能偿否。

形式:

扫花游.薆园观梅

今朝雪霁。者篱角墙头,暗香渐泄,天寒未已。

有千竿修竹,容花自倚。无语相看,领略盈盈丰致。

心独喜。喜几日不来,风光如此。迢递孤山里。

念老去林逋,离思难理。一枝欲寄。

经几回攀折,莫逢驿使。试倩春风吹,委随到彼。

梦圆未。又被他、翠禽惊起。

形式:

洞仙歌.咏汤婆子,和邓华溪

布衾如铁,倩床婆营干。清梦自回人自暖。

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也算在、那个温柔乡畔。

热中寒不到,转转旋旋,却比熏笼倚尤便。

酝藉自风流,何异鹣鹣,凭两两、相偎成伴。

恐到了、千金好春宵,就弃等闲花,爱情中断。

形式:

玲珑玉.雷声。用刘芙初韵

飞絮漫天,掩纸阁、坐到宵深。

狞飙?紧,萧萧竹也难任。

半晌擦檐搔瓦,与丁东铁马,并作清音。寒侵。

怪玉楼,冻和不禁。

多少空江征棹,料征人衣碎,煮酒孤斟。

万玉腾糅,正四垂、阴霰沉沉。

听取洒篷声脆,定触拨、前端离绪,感慨遥吟。

吟未已,还理弦、弹付蜀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