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慈感寺泛舟

渺渺汀舟雨满川,楼台烟霭羃愁边。

春风邀勒梅都谢,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

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雨中的江景图,抒发了诗人在雨中游船时所感受到的慈祥之情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和谐共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中的意象,如“渺渺汀舟雨满川”、“春风邀勒梅都谢”等,展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花开的美好。

"楼台烟霭羃愁边"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游船中所感受到的幽深而微妙的情绪。这里,“楼台”象征着人类的建筑和社会生活,而“烟霭”则是雨雾交织的迷离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或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愁绪。

"夜雨淋浪柳尚妍"一句中,“夜雨”、“淋浪”二字生动地刻画出雨水在夜晚的流淌态势,而“柳尚妍”则描绘了即便是在雨中,柳树依然保持着其柔美的姿态。

诗中的“僧钵偶分蒲塞供,佛香时送水沉烟”两句,写出了寺庙中的宁静与神圣。这里,“僧钵”、“蒲塞供”等词语传达了寺院生活的清贫与简朴,而“佛香”、“水沉烟”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佳时更拟携筇出,拾翠人归唤渡船"两句表露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里,“携筇”指的是携带渔具准备出发,“拾翠”则是收集水边的绿色植物,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而“唤渡船”则预示着一场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寒

昏昏海气助朝寒,风雨萧萧尽日间。

室似陈蕃尘不扫,门如陶令昼常关。

惟凭茗碗消磨睡,更把诗筒断送閒。

悄悄绝无车马至,方知颜巷似深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台点集海舰

粤国无诸故垒摧,吐吞江海亦雄哉。

峰峦叠叠青螺髻,翠幄重重锦绣堆。

破浪乘风浮战舰,荒烟落日傍龙台。

倦游已喜瓜期近,立马沙边更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晚疾后临眺

游丝横路网春晖,落絮飘扬未肯归。

绿满郊园梅子熟,昼长庭院燕雏飞。

登临供赋山分绣,扶病经时带减围。

更向江天买鱼具,轻蓑绝胜芰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雪呈通判叔

无奈春来节物催,东君更遣玉花开。

寒轻才湿新池草,势密重飘静院梅。

麦陇润滋丰饼饵,秫田膏泽足醪醅。

疲民尽说丰年瑞,独恨千山阻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