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小姑洲北,浦云环绕,两位美丽的女子仪态端庄。
野外的神庙面对着寂静的江水,古老的石碑上已无字迹,只有青草丛生。
傍晚的风吹过,带着芷草的香气,月落山间,只听见杜鹃的哀鸣。
她们仿佛含泪凝望远方,期待君王的巡游,心中愁绪如九嶷山般绵延,阻隔着湘水两岸。

注释

小姑洲:地名,可能指古代传说中的小姑山。
浦:水边,河边。
俨然:端庄的样子。
野庙:荒凉的庙宇。
寂寂:寂静无声。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芳芷:香草,如芷草。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切。
巡狩:古代帝王出行视察各地。
九疑:古代山名,相传舜帝南巡而死于此。
湘川:湘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交织的画面。小姑洲北边的云似波涛,两位女子在这里,她们虽然美丽却显得有些落寞。野庙静默地面向江春,古碑上无字,被野草所覆盖,一副荒凉之象。

风在日暮时分轻轻吹拂着芳草,月亮下沉至山深处,只有杜鹃鸟的啼叫声回荡。诗人心中似乎仍旧对往昔岁月怀念,犹如含着忧愁等待巡狩一般。

九疑之地让人生出无尽的烦恼,隔绝了湘江两岸的联系。这首诗不仅描绘景色,更深入探讨时间与空间的断裂,以及历史遗迹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记忆的深情寄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游玉芝观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

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

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

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一)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

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其二)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

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湖阔

楚色笼青草,秋风洗洞庭。

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

棹响来空阔,渔歌发杳冥。

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