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相庵

尚书塘上寺,宝树雨花多。

说法龙曾听,谭经鹿更过。

灯影悬晴塔,香烟散晓坡。

空门真乐国,浮世欲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题无相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教修行场景。诗中以尚书塘畔的寺庙为背景,"宝树雨花多"形象地展现了寺内繁花似锦的景象,暗示佛法如雨露滋润,生机盎然。

"说法龙曾听,谭经鹿更过"两句,通过"龙"和"鹿"这两个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僧侣们讲经说法的庄重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灯影悬晴塔,香烟散晓坡"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寺庙的宁静,明亮的灯光映照在晴朗的塔顶,晨曦中的香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两句"空门真乐国,浮世欲如何"直抒胸臆,将寺庙视为精神上的净土,与世俗世界的纷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红尘浮世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222)

郭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田有常

平生经济策,国士更无双。

遥知敬亭下,清兴满轩窗。

孤云坐来晚,落日带澄江。

车马三千客,相随拥盖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琴溪

吾慕琴高子,于焉隐遁栖。

松云生峭壁,山雪涨回溪。

古迹行人识,新春好鸟啼。

学仙诚有道,安得谢轮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三溪

饮马三溪上,长亭驿使催。

千山犹积雪,一路尽寒梅。

樵触岩云动,猿依岭树哀。

初疑画图里,又恐是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五岭

侵晨登五岭,石磴畏跻扳。

急雪沾衣白,因风点鬓斑。

云连秦剑阁,天塞汉萧关。

想见当时路,班超奉使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