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抑所太史册封郑藩

三荣天人汉大儒,亲衔尺一下周庐。

红亭斜日乘槎外,紫殿春深视草馀。

斗畔星潢开使节,河阳花柳过仙舆。

贤王若问兰台史,已列先朝讽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唐抑所太史册封郑藩》。诗中描绘了送别唐抑所太史前往郑藩册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行的庄重与深情。

首联“三荣天人汉大儒,亲衔尺一下周庐”以“三荣天人”形容唐抑所的非凡才学和高尚品德,他如同汉代的大儒一般,亲自手持尺一(古代度量工具),步入郑藩的府邸,展现了其身份的尊贵与使命的重要。

颔联“红亭斜日乘槎外,紫殿春深视草馀”描绘了送行的场景。红亭斜阳下,乘槎(古代传说中的木筏)之外,紫殿深处,春意盎然,草木繁茂,这一景象既烘托了送别的氛围,也暗示了唐抑所即将前往的郑藩之地的繁华与生机。

颈联“斗畔星潢开使节,河阳花柳过仙舆”进一步渲染了送行的隆重与神秘。斗旁的星河仿佛为使节的出行开启了道路,而河阳的花柳则伴随着仙舆(帝王或高官的车驾)的经过,展现出送行队伍的壮观与尊贵。

尾联“贤王若问兰台史,已列先朝讽谏书”表达了对唐抑所的期许与祝福。如果贤王询问关于兰台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的知识,唐抑所已经将先朝的讽谏之言编纂成书,预示着他不仅将完成册封的任务,还将留下宝贵的史料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唐抑所个人品质和使命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大事的重视与参与。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周寅所太史册封周藩并寄沈蛟门学士

夷门堤下大河流,诏使轩车驻綵斿。

梁苑词人空作赋,汉家王子尽封侯。

江头片雨春帆渡,海上明霞昼锦游。

为忆文园病司马,金茎别梦已三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彭肯亭太史册封沈藩便道过里寿太公九十

潞子城头紫气悬,词臣持节下从天。

绨函借日开银榜,绮阁飞花映醴筵。

疏雨寒声汾水上,白云秋色太行前。

江乡更待趋庭庆,共羡彭■阅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榕厓谏议册封荆藩便道省觐

方怀谏草侍螭头,复捧桐圭问鹢舟。

五色春云天上节,一帆明月水边楼。

丰城剑合双龙气,银汉槎悬万里秋。

归向高堂行庆酒,承欢最羡锦衣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冯琢吾殿讲典试湖广

南国词场诏使开,北门学士掞天才。

三江橘柚充包匦,七泽栟榈属剪裁。

齐客旧称吞梦渚,楚宫犹拟赋兰台。

到来萧瑟逢秋气,青草湖边几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