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二十首(其十八)

昔人泣昆崙,泣使变清流。

嫠妇不恤纬,琐琐悲宗周。

薄蚀叔辄号,负阻愚公愁。

曾无百年身,浪自遗私忧。

野马袭日观,蚍蜉控岑楼。

齐客有高蹈,箕山无辍耰。

足己不累物,一毛轻九牛。

寄言悠悠子,毋贻尸祝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创作的《感寓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昔人泣昆仑”,以古代人哭泣昆仑山,使得清澈的河流变浑浊为喻,引出人生的忧虑与变化。接着,“嫠妇不恤纬,琐琐悲宗周”两句,以嫠妇(寡妇)为例子,感叹她因琐碎之事而悲伤,暗指人们往往为小事烦恼,忽略了更广阔的人生意义。

“薄蚀叔辄号,负阻愚公愁”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如月亮被云遮蔽,愚公面对高山的阻隔,都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曾无百年身,浪自遗私忧”提醒人们,生命短暂,不应过分忧虑个人的得失,应该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野马袭日观,蚍蜉控岑楼”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微小的事物与宏大的景象进行对比,强调了个体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目标时的艰难与可能遭遇的挫折。

“齐客有高蹈,箕山无辍耰”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齐客(如颜斶)选择远离尘嚣,箕山(如巢父、许由)则拒绝世俗的束缚,继续耕作,这两者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足己不累物,一毛轻九牛”强调了自我满足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比巨大的事物更为重要,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或虚名,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寄言悠悠子,毋贻尸祝羞”是对读者的劝告,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道理,避免在死后留下遗憾或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理想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忧虑,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感寓二十首(其十九)

快牛为犊时,数能破人车。

駃騠生七日,超母每有馀。

经奇本自天,岂直循斯须。

里社有病樗,黔南有駮驴。

一生便凡散,嗤彼众所俱。

下愚与上智,此理信不诬。

形式: 古风

感寓二十首(其二十)

疾雷疑车音,出门乃知非。

抱影长自明,流萤点霜帏。

罗带剪秋水,黄金缕春衣。

持看清夜阑,愁无故时辉。

食葵心知倾,茹腊肠虚肥。

纂纂枣下歌,惜此岁月违。

因声劝语侬,忽复迟迟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日仪真即事十首(其一)

秋风来从越天末,痛洗玻璃出明月。

云陴隐起玉龙眠,下有舂容万涛雪。

独茧之纶攲一叶,半酣老渔棹歌发。

客心寸许了无多,底事临风吹欲折。

形式: 古风

秋日仪真即事十首(其二)

野云堕姿浑贴江,过雨罥风闹斜行。

秋声夜半洗辽廓,十万屋瓦浮青鸯。

楼头缥缈下箫鼓,罗繻绮䙱暗行觞。

纷纷伧楚不足数,更甚吴侬来去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