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苦热

羲和鞭日就地行,祝融张伞烧空明。

钱塘人家苦偪仄,行立坐卧皆如蒸。

清宫水殿山峨雪,夜饮相携冰玉洁。

温泉浴罢清风来,太液池边芰荷月。

王公甲第连云霄,松泉竹石秋萧萧。

龙皮浅沁寒坐客,骊珠直上清尘嚣。

天上清凉不知暑,炎热人间徒自苦。

亦有江南云水乡,胡不归欤钓烟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羲和驾驭太阳在地面上移动,祝融撑开火伞照亮天空。
钱塘江边的人家生活拥挤,无论行走站立还是坐着躺着都仿佛在蒸笼中。
清冷的皇宫水殿如同雪山,夜晚饮酒时手握冰玉般洁净。
洗完温泉后清风徐来,我们在太液池边赏荷花映月。
贵族的府邸高入云霄,松泉竹石间秋意萧瑟。
龙皮般的凉意让寒冷的客人感到舒适,骊珠直落清除了尘世的喧嚣。
天上的世界清凉无比,不知暑热,人间却只有苦热。
江南的云水之乡也有清凉,为何不归去,在烟雨中垂钓呢?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
祝融:火神,这里指代火光。
偪仄:拥挤,狭窄。
温泉:自然涌出的热水。
芰荷:菱叶和荷花。
甲第:贵族的宅第。
龙皮:比喻凉爽的感觉。
骊珠:传说中的骊龙颔下之珠,象征珍贵。
天上:指神仙或理想中的世界。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指代优美的环境。
烟雨:形容江南多雾的天气,也带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可能指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夏日酷热的情景。首句“羲和鞭日就地行”以神话中的羲和驾驭太阳比喻烈日当空,形象生动;“祝融张伞烧空明”则借火神祝融的火伞形容阳光炽热。接下来写到钱塘(杭州)百姓生活的艰难,连呼吸都仿佛在蒸笼中,生活逼仄。

诗人又通过对比,描述皇宫中的清凉景象:清宫水殿如雪山般高洁,夜晚宴饮时冰玉般的清风徐来,太液池畔则是荷香月色,与民间苦热形成鲜明对照。富人区的王公府邸更是松泉竹石相伴,秋意萧瑟,为炎热中的京城带来一丝凉意。

然而,诗人感叹:“天上清凉不知暑”,暗示皇室享受着清凉,而民间百姓却只能忍受酷暑。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为何不在江南水乡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而非要在炎热的京城受苦,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京城苦热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侄阿钟觅字与诗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祐。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

贯经穿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

十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

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从多兄弟。

勋业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师学圣贤。

庙堂再拜传忠义,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形式: 古风

和杨监簿咏梅

不知年换山无历,日短著书阴自惜。

臞仙谁与伴清孤,竹里梅花破幽寂。

月窗看影嗔晓夺,雪径寻花惊夜失。

绝怜一点清淡意,不作群芳妖艳质。

梦寒翠羽真恐涴,香远细腰何敢即。

广平亦作软媚语,可笑铁心轻变易。

梅州参彻梅花髓,句中有味供紬绎。

冰瓯涤笔想更奇,试为此花重请益。

形式: 古风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其五)

文章世家难,有子夫何忧。

吾亦有青毡,未作菟裘谋。

驽鞭不及骥,汗喘徒呀齁。

愿随君后尘,击楫江中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其四)

初仕谓之筮,已是行道时。

为官要自强,谨勿事诡随。

一命可及民,官正不论卑。

当今淮堧清,犬眠足生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