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城中远望衡山的景象,衡山被飘渺的浮云环绕,如同一顶飞动的华盖。诗人随后决定前往山中游览,然而当他深入岩谷时,却发现衡山依然在那浮云之上,显得更加遥远。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人与自然相对的渺小感。陈与义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衡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内心的游历与思考。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灯前语录续。
可怜郎罢穷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猪生十子豚复豚,阿莘明年可当门。
阶庭一笑不外索,万事纷纷何足论。
仲冬吉日,风穆气休。我出刚卯,以寿元侯。
祝融之玉,莫此离方。元侯佩之,如玉之刚。
攘除厉凶,以迪明王。南门不键,有室则强。
三肃元侯,既赠既祷。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两眉轩然,意像无寄。而服如此,又不离世。
鉴中壁上,处处皆是。简斋虽传,文殊无二。
未央宫里红杏,羯鼓三声打开。
大庾岭头梅萼,管城呼上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