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雨夜寄子珍

暗草栖萤,香巢絮燕,嫩凉初润琴弦。

消尽年光,费伊几缕垆烟。

一春不听西堂雨,问今宵、梦到谁边。

最凄然、水上青荷,枝上红鹃。

美人可是青天月,祇一重帘押,隔断婵娟。

何况新来,万重又隔蓬山。

回文玉簟凉如水,剩残釭、冷照无眠。

有谁怜、玉漏沈沈,自写银笺。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雨夜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暗草栖萤,香巢絮燕"以萤火虫在暗草中闪烁和燕子在絮状的巢中安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嫩凉初润琴弦"则暗示着雨后的微凉让人心境清凉,引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消尽年光,费伊几缕垆烟"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如烟的感受,炉火燃烧的烟缕仿佛带走了一段段记忆。接下来的"一春不听西堂雨",通过未闻雨声,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子珍的深深思念。

"水上青荷,枝上红鹃"借景抒情,以荷花和杜鹃鸟的意象寄托哀愁,表达出对子珍的深切怀念。"美人可是青天月"进一步将思念对象升华,如同天上的明月般遥不可及。

"祇一重帘押,隔断婵娟"运用比喻,写出了重重阻隔使两人难以相见,如同婵娟(月亮)被帘幕遮挡。"万重又隔蓬山"则更添一层困难,蓬山象征着难以逾越的距离。

"回文玉簟凉如水,剩残釭、冷照无眠"描绘了主人公独对孤灯,辗转反侧的场景,凉意和孤灯映照出内心的落寞。最后,"有谁怜、玉漏沈沈,自写银笺"表达了主人公无人理解的孤独,只能独自写下相思之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寂静和主人公深深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侍香金童.调子珍二解

细雨墙东,一树樱桃湿。正玉骨、单衣花下立。

酒绵红来无气力。强起煎茶,旋闻索蜜。

忏他生、化作频伽长比翼。便万本、心经书也值。

丝绣观音悬素壁。暮暮朝朝,与卿合十。

形式:

传言玉女.前题

醉尉销金,负了绮窗晴雪。谢娘心事,在煎茶解渴。

春梦唤醒,那是潇湘根叶。红兰移浦,了无颜色。

几许伤心,隔银屏、似远别。旧题团扇,倚香怀尚热。

青青柳枝,总被他人轻折。今生长似,柳梢残月。

形式:

浣溪沙

新竹娟娟映旧苔。翠帘刚为雨余开。

消魂一晌在天涯。

字里珍珠香翰去,花间蜜炬玉人来。

来时宫漏莫相催。

形式:

渡江云.和子珍《游十刹海》韵

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闲系小筝篷。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

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匆匆。

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有春人寻梦。

应自笑、软晴芳草,未试青骢。

汀洲纵有重来约,怕秋心、凉到芙蓉。

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