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

九衢三伏涨黄尘,病发萧萧挂葛巾。

正好关门消永日,可堪曳履见时人。

惊风梧叶常疑雨,窥户薇花不是春。

睡起北窗修茗供,月团香细石泉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京城街头的炎热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境。"九衢三伏涨黄尘"写出了酷暑时节,车马繁忙,尘土飞扬的都市景象。"病发萧萧挂葛巾"则透露出诗人因暑热而身体不适,但仍保持着文士的雅致,挂着葛巾以示清闲。

"正好关门消永日"表达了诗人渴望避开外界喧嚣,独自在家中度过漫长夏日的愿望。"可堪曳履见时人"则流露出对社交活动的厌倦,宁愿足不出户。"惊风梧叶常疑雨"通过自然景象暗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即使微风吹过梧桐叶都让他误以为要下雨。

"窥户薇花不是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虽然窗外有薇花盛开,但诗人的心境并不因春光而愉悦。最后两句"睡起北窗修茗供,月团香细石泉新"描绘了诗人午后小憩后,享受着北窗清风,品茗赏景的宁静生活,石泉水的新鲜更增添了闲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徵明在三伏之日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炎炎夏日的厌倦,也有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虎丘登阁

老去渊明益羡闲,兴来高阁漫跻攀。

半檐爽气尊前雨,百里平林掌上山。

天际轻阴寒未散,日斜飞鸟倦知还。

长安尘土三千丈,不到清泉白石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对酒

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

难忘是花下,何物胜樽前。

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

还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画三首(其一)

过雨空林万壑奔,夕阳野色小桥分。

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山锁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画三首(其二)

天削芙蓉万玉攒,十分寒思属吟鞍。

不知拥褐茅檐下,别有幽人冷眼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