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访杨此斋(其二)

一别癯仙已八年,伶俜鹤骨尚弹冠。

相逢逆旅欢然处,各著精神子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已经分别了八年,那位清瘦的仙人
他的身影依然挺拔,仿佛还在整理官帽

注释

一别:分离。
癯仙:清瘦的仙人。
已:已经。
八年:八年时间。
伶俜:孤独的样子。
鹤骨:形容人身材清瘦。
尚:仍然。
弹冠:整理官帽的动作,表示准备做官。
相逢:相遇。
逆旅:旅途中临时歇息的地方,比喻人生旅途。
欢然:愉快的样子。
各:各自。
著:表现。
精神:精神状态。
子细:仔细。
看:观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除夜访杨此斋(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诗的开头“一别癯仙已八年,伶俜鹤骨尚弹冠”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情感。这里,“癯仙”指的是朋友,而“伶俜鹤骨”则是形容手腕细瘦,用来比喻年轻时的书生意气风发的模样,弹冠则是古代士人习字或读书时的一种姿态。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情景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友谊深厚且持久的珍视。

接着,“相逢逆旅欢然处”一句,描绘了朋友重逢时的喜悦心情。这里的“逆旅”指的是不顺利的旅途,但即便是在不易的环境下,也能与知己相遇,故而心中充满了欢悦。

最后,“各著精神子细看”一句,则是表达了在重逢时,每个人都将对方的精神状态看得十分仔细。这里的“精神子细看”,不仅仅是形象上的观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感应。这句话深化了诗歌中的友情主题,强调了朋友间心灵的相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友谊深度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惜。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恰到好处的词语,使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除夜访杨此斋(其一)

除夕家家整世氛,老来天赐一閒身。

正当风雪翻空急,面拂冰花访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涂中即景

溪边柳色露新芽,春透微波漠漠斜。

一阵随风香颇异,定知前面有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陶渊明

义熙鼎向寄奴轻,归去来兮绝宦情。

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宿宁庵闻溪声

清溪泻出瀑泉鸣,记得昌黎语不平。

要识中流多峙柱,故能千古振英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