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观李太尉,所失在誇权。
名遂不知退,膏明惟自煎。
终身恋华组,何日到平泉。
徒有思归意,歌诗盈百篇。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又读平泉花木记》(其三),通过对李太尉的描述,表达了对功成名就后不知退让、过于追求权力的警示。诗中以李太尉为例,指出其在权力达到顶峰时,未能适时抽身,最终只能在权力的漩涡中自我煎熬,直至生命结束仍未能实现归隐的愿望。通过“徒有思归意,歌诗盈百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李太尉虽有归隐之心却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也借以提醒世人,权力与地位并非人生的全部,适时的退让与内心的平静更为重要。整首诗寓言深刻,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不详
一径极幽深,清泉响竹阴。
昔人曾隐雾,衰世偶为霖。
谋国无长策,论兵肆褊心。
王师遂不振,物议愈难任。
仰药身虽殒,攻关盗转侵。
传家绝诸藐,遗业变双林。
僧朴俱难问,碑昏尚可寻。
徘徊念陈迹,不为叹人琴。
赫奕晨霞照万灯,路穿阙口势如吞。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鞦韆挂綵绳。
平地伊流不一抹,半天嵩岳翠千层。
行行渐入吾疆理,竹坞松阡间绮塍。
鞅掌公庭暇,登临阙塞秋。
清谈不废务,远望略消忧。
二室榄前见,长伊天际流。
僧归下樵径,客去上渔舟。
返照明金刹,飞泉响石楼。
放怀真趣得,纵目滞情休。
像列三龛密,波翻入节稠。
怅然高世意,不减冶城游。
脩竹荫清溪,潺湲阙塞西。
石床平有藓,沙路润无泥。
粉白松围古,蓝生草带齐。
难留批敕字,救旱作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