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入社图

空山楼观远苍苍,路出深溪石磴长。

近瀑飞云经树湿,穿花流水过桥香。

高僧喜识桄桹杖,稚子欢迎薜荔裳。

入社几时还出社,松阴十里到柴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首句“空山楼观远苍苍”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深远的山林之中,楼阁在远处显得格外苍茫,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路出深溪石磴长”则通过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深邃与神秘。

“近瀑飞云经树湿,穿花流水过桥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观的美妙。瀑布飞溅,云雾缭绕,经过树木时沾湿了树叶,而穿过花丛的小溪则带来了阵阵花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高僧喜识桄桹杖,稚子欢迎薜荔裳”则转向人物描写,高僧与孩童的形象相映成趣,高僧手持桄桹杖,显示出其修行者的身份;稚子身着薜荔裳,活泼可爱,两者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和谐与温暖,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入社几时还出社,松阴十里到柴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某种反思。诗人在山林中度过了多少时光,最终又会回到世俗生活中去,这引发了人们对人生选择和生活状态的思考。同时,“松阴十里到柴桑”中的“柴桑”,据传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这里暗含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意味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和谐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赠别傅商翁

蔗园瓜地楚山春,野屋梅花照雪筠。

邻瓮共开桑落酒,客衣犹带豫章尘。

旧弹长铗冯谖老,新著衡书季子贫。

梦绕西州归雁远,何时同采暮江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声之宿蕙櫋斋临别赋简

故人共宿幽斋小,扁竹花开映紫蒲。

采阁冥传浮水箭,金城朝建相风乌。

朱丝镂管书苔纸,银簟秋衾梦橘湖。

明日棹船金水去,烦君临别赠文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为高安何思恭题方壶所画山水

古象山中白昼閒,紫烟楼观凤笙寒。

试分玉井三秋露,戏写方壶九叠山。

老树模糊常带雨,茅茨潇洒镇临湍。

知君隐处浑如此,持向荷峰锦水看。

形式: 七言律诗

北涧春日

喔喔野鸡鸣远林,瑶琴挥罢思愔愔。

寒陵山色难生态,春入溪云易合阴。

畬陇夜烧谙土俗,州城昼掩识边心。

芳皋杜若相将绿,偏觉骚人幽怨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