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天晴,山水呈现出秋意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雨霁云收"和"山寒水秋"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暗示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心目自照,言象俱休"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的内心清澈,言语和外在形象都无需过多修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满十方而智应,廓三世以神游"表达了禅者智慧无边,能够洞察宇宙万物,超越时间的束缚,进行精神上的自由漫游。"虚空那碍东西壁,明月解随南北舟"运用了象征手法,说明禅者的视野开阔,不受任何局限,如同明月跟随行舟,无论东西南北,都能自在无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禅宗诗,通过写景和自我感悟,传达了禅修者的心灵境界和修行智慧,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