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凌云翰的诗《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描绘了诗人游历东阳东岘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每到看山眼倍明”表达了诗人置身山水之间,心灵得到净化,视野更为开阔。接着,“况蓬东岘有馀清”进一步强调东岘的清幽之境,让人心情舒畅。
“一时桂棹沙头拾”写诗人乘舟在清澈的江边捡拾鹅卵石,画面生动,富有诗意。而“三日篮舆道上行”则描绘了诗人悠然乘坐竹轿,沿着山路漫步的情景,流露出闲适之情。
“事业每因多难见”暗示诗人的事业成就往往在经历困难后更加显现,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一句“文章端为不平鸣”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呼唤公正,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
结尾处,“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借用羊祜的典故,表明诗人建亭的初衷并非只为个人声名,而是为了纪念和传承前贤的精神,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仅从表面看待其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东岘为背景,寓言抒怀,既有山水之乐,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