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馀清。

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

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

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诗《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描绘了诗人游历东阳东岘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每到看山眼倍明”表达了诗人置身山水之间,心灵得到净化,视野更为开阔。接着,“况蓬东岘有馀清”进一步强调东岘的清幽之境,让人心情舒畅。

“一时桂棹沙头拾”写诗人乘舟在清澈的江边捡拾鹅卵石,画面生动,富有诗意。而“三日篮舆道上行”则描绘了诗人悠然乘坐竹轿,沿着山路漫步的情景,流露出闲适之情。

“事业每因多难见”暗示诗人的事业成就往往在经历困难后更加显现,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一句“文章端为不平鸣”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呼唤公正,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

结尾处,“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借用羊祜的典故,表明诗人建亭的初衷并非只为个人声名,而是为了纪念和传承前贤的精神,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仅从表面看待其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东岘为背景,寓言抒怀,既有山水之乐,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情怀。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送云季昭为海昌训导

我名与汝姓名同,告别方知易已东。

下榻几时逢孺子,训符今代得文翁。

案头萤湿三更露,海上鹏抟六月风。

自笑穷经成白首,榴花空对酒樽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周思温

过却重阳菊未黄,对花聊复举离觞。

雄姿未必非公瑾,妙算惟应是子房。

一片白云亲舍远,五更残月客窗凉。

功名自谓男儿事,富贵应期在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潘茂华

杭郡名医说茂华,子孙方脉世其家。

只疑庐阜千林杏,绝似何阳一县花。

道比古人端可墓,功参良相不为誇。

荣公作序能题品,愈觉芳声遍海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菊隐为金木才赋

先生冢世出㭦侯,种菊关心事颇幽。

清节独存三径晚,黄花又度一年秋。

尺书本草呼儿读,斗酒餐英与妇谋。

宅相作文因报德,南阳从此在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