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辽报再陷开原》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与复杂,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首句“羽书遥自蓟门驰”,以“羽书”这一古代紧急军事文书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边疆告急的情景,仿佛从遥远的蓟门之地传来,预示着战争的烽烟即将燃起。接着,“关塞萧萧动鼓鼙”一句,通过“萧萧”的风声与“鼓鼙”的战鼓声交织,营造出战场上的肃杀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逼近和紧张。
“血战已闻膏草莽”一句,直白而有力地描述了战场上的残酷景象,士兵们在草莽间浴血奋战,牺牲的场景令人痛心。而“神谋何日复城池”则表达了对如何恢复失地、重建家园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智谋与策略的期待。
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女真侵宋需张浚之策、回纥危唐急子仪之勇,强调了杰出将领在国家存亡关键时刻的重要性。最后,“自古中兴凭将略,草茅不乏帝王师”一句,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国家复兴往往依赖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智慧,即使在民间也孕育着能够成为帝王之师的人才。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担忧,还蕴含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