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夜四时懊歌(其九)

家住阊门外,笙歌搅独愁。

三年空见雁,两鬓易惊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阊门外的主人公,在夜晚笙歌喧闹的环境中,独自感受着愁绪。三年来,他只能通过南归的大雁来寄托思乡之情,两鬓的白发却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增添了几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的“家住阊门外”点明了人物的居住地,阊门是苏州的一个重要城门,此处用以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环境氛围。“笙歌搅独愁”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笙歌热闹的夜晚,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忧愁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三年空见雁”一句,借南归的大雁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大雁每年南飞北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两鬓易惊秋”则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随着年岁的增长,两鬓的白发悄然增多,暗示了时光的匆匆流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十)

登楼望阊门,下见倡家女。

萍荇蔓芙渠,雪深谁采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十一)

梦断辽阳戌,心西火共流。

莫言闺里苦,边塞正防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十二)

拟作回文句,残机懒更开。

愁来眠不著,促织夜相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吴子夜四时懊歌(其十三)

南雪不到地,著树斗琼花。

正是可怜色,儿童休打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