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在中秋佳节思念远方弟弟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十载为郎典石渠,庭闱千里近何如。”描述了诗人十年为官,远离家乡,与家人相隔千里,心中不禁疑惑,这遥远的距离是否真的能阻隔亲情的温暖?
颔联“心悬故国今宵月,望切他乡隔岁书。”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今夜的明月,勾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而一年前的信件,更是加深了他对家人的思念。
颈联“荒径穿林还有笋,北堂每食可无鱼。”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向往。即使身处荒野,依然有生机勃勃的竹笋生长;家中即使没有鱼肉,也能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尾联“那堪伏腊西郊路,原草芊芊眼未舒。”则表达了诗人对艰苦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寒冷的冬日里,西郊的路上满是荒凉,原野上的草木虽茂盛,却难以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亲情和故土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