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星行赠武春卿

天星之荧荧兮,历几千万年光景常如新。

人心之存存兮,特宇宙一粟粒乃能与天星同其明。

天象此以为象兮,维实理之著见。

人心此以为心兮,乃妙用之流行。

微云去来等妄幻,本体湛虚绝纤尘。

是故善观心者感星而自悟,境与心会不知星之为我我之为星。

嗟尔甘石氏之为学,仰测璇象若尺之有寸寸之有分。

但能以常数而窥陈迹,不能外躔郭而探造化之所以神。

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稽首再拜谒帝庭。

仰瞻天辰上曜之正色,次阅苍龙赤鸟兔龟形。

愿求天光洒我昏浊质,使我自心圜明莹彻,会万象而涵太清。

归来跳出阴阳五行外,初筮再三闭口勿复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上的星星闪烁啊,历经千万年仍如新。
人心虽小却恒在,如同宇宙中的一颗谷粒,也能与星辰光辉相映。
天象以此为象征,揭示着真实的道理。
人心以此为心灵,展现着奇妙的作用。
微云聚散皆幻象,本体深邃无丝毫尘埃。
因此,善于观察内心的人,感受星辰就能自我领悟,心与境合,不分星我。
唉,古人如甘石子,研究天文仅限于已知,如尺度量分寸,
只能窥探过往,无法探索自然奥秘的神妙。
我愿与你共游太空,朝拜天庭,
仰望星辰的正色,细看青龙、朱雀、白兔、玄武的形状。
祈求天光照亮我浑浊的身心,让我内心明亮,包容万物,融入清纯。
回归后超脱阴阳五行之外,卦象卜问不再多言。

注释

荧荧:闪烁。
存存:恒在。
璇象:天文星象。
尺之有寸:比喻测量的精确。
造化:自然。
陵太虚:遨游太空。
碧落:天空。
稽首:古代跪拜礼。
太清:指高远的天空或宇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家铉翁的《见星行赠武春卿》,诗人以天星为引,阐述了人的心灵与宇宙自然的深刻联系。首句“天星之荧荧兮,历几千万年光景常如新”描绘了天星永恒不变的光辉,暗示人心的恒久与纯净。接着,“人心之存存兮,特宇宙一粟粒乃能与天星同其明”强调了人心虽微小,却能与天地自然相应,体现了人的精神力量。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心应如天象般洞察真理,而非局限于表面现象。“微云去来等妄幻,本体湛虚绝纤尘”象征着去除杂念,追求心灵的澄净。诗人倡导通过观察内心,达到与天星合一的境地,超越世俗知识的局限:“善观心者感星而自悟,境与心会不知星之为我我之为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武春卿的期许,希望他能突破常规,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并祝愿他能洗涤心灵,洞察万物,超脱五行之外,达到无言的智慧。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家铉翁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雨归舟图(其一)

挂帆涉沧波,瞬息三万里。

蓬莱有会期,莫为风雨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东方职生之地而异端之书指为地下狱余窃非之

五行木维仁,四德春维元。

混沦判八极,维东最为尊。

万形囿大化,生生此其门。

兹为九州镇,岂以三望论。

彼为异端说,怪诞惊愚昏。

妄指阳明地,同彼长夜阍。

愚人戢冥威,奔走不惮烦。

顽夫惊罪福,未死先飞魂。

年年春向晚,时事羞蘋蘩。

我在神即在,帝顾良亦繁。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刘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凉来过共谈先天图义一夕翳去明现闾里以为异事因诗纪之

心以静而虚,眼以动而应。

心如明月悬太空,眼如当户挂清镜。

月光不受微云干,镜光或为尘土暝。

学问之道贵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

但令心体常如月体明,寒风暑暄岂能为我病。

吾友平生读书眼,炯然不与事物竞。

外圜偶被轻埃薄,灵府不摇中自定。

杜门息交踰三旬,强本胜邪在一静。

昨日扶杖过我蜗角庐,共谈壁上先天内外图。

穷探羲孔象中意,不与异说论悬殊。

高谈亹亹竟日暮,睛光滟滟生清矑。

夜归不烦炬火照,入门索观细字书。

晨兴宿雾尽扫却,银海烂烂可以贯碧虚。

神耶天耶孰能诘,心耶眼耶万变同一枢。

里人共传先生有良剂,争持病目求我涤懵眯。

先生无药亦无方,请将心来为君洗。

形式: 古风

圯上行

三代以还惟有汉,六经之外更无书。

汉家自继商周统,经术当传孔孟馀。

天生伟人元气会,莘亩说岩乃其徒。

扫除申商斥仪衍,混合宇宙需吾儒。

便应平跻古王佐,小却亦称大丈夫。

云何赤帝应运起,乃以黄石为先驱。

太公六韬岂不善,颠秦蹶项或所需。

繄欲上嘉羲黄媲隆古,诗书礼乐不可一日无。

惜哉子房遁世早,不及遗经细探讨。

使公得与齐鲁两生游,吾知汉道同商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