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九首(其二)

妙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

俱动齐息不相违。令彼嘉客澹忘归。

时久玩夜明星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白纻歌九首(其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场景。

首句“妙声屡唱轻体飞”,开篇即以“妙声”点题,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动听,仿佛那声音能让人身体轻盈地飞翔起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流津染面散芳菲”,进一步描述音乐如同流水般滋润着人的脸庞,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将听觉与嗅觉的享受融为一体,使人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花园之中。这两句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多重感官体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音乐世界。

“俱动齐息不相违”,则揭示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还是自然界的风声、鸟鸣,它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生命之歌的不同表达形式,彼此之间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宇宙乐章。这种“俱动齐息”的状态,暗示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外界的深层连接,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令彼嘉客澹忘归”,表达了音乐的魅力足以让欣赏者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返回现实世界的渴望。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极高赞誉,也是对音乐能够触及人心深处、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深刻洞察。

最后,“时久玩夜明星稀”,以夜空中的星星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人们或许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星空对话,感受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渺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收录诗词(29)

张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张瑰子。能诗文。年十二,日作诗或赋一篇,至年十六,积二千余首。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梁武帝天监初,为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奉命抄乙部书,撰古妇人事送后宫。作《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迁秘书丞,后入寿光省,修丙丁部书抄。累官黄门侍郎,新安太守。有《文衡》等,皆佚

  • 字:士简
  • 籍贯:南朝梁吴郡吴
  • 生卒年:475—527

相关古诗词

白纻歌九首(其三)

日暮搴门望所思。风吹庭树月入帷。

凉阴既满草虫悲。谁能离别长夜时。

流叹不寝泪如丝。与君之别终何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纻歌九首(其四)

秋风鸣条露垂叶。空闺光尽坐愁妾。

独向长夜泪承睫。山高水深路难涉。

望君光景何时接。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白纻歌九首(其五)

遥夜方远时既寒。秋风萧瑟白露团。

佳期不待岁欲阑。念此迟暮独无欢。

鸣弦流管增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白纻歌九首(其六)

夜寒湛湛夜未央。华灯空烂月悬光。

从风衣起发芬香。为君起舞幸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