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这首诗是对一位禅师形象的描绘,以讽刺和批评的笔触来表达对他的不满。"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直接指出禅师外在和言语上的不足,缺乏吸引力和深度。"放箸忘恩,停杯断义"则暗示他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念旧情,不知感恩,对待友情也显得冷漠无情。
接着,诗人提到禅师虽然修行了一些禅理,却将其当作炫耀的资本,在帝王面前卖弄,这反映出他对佛法的理解可能带有功利色彩,而非真心实意的领悟。"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暗指他在禅修的环境中也可能遭受他人恶意,甚至被人以极端方式对待,但他的行为并未因此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自私和狭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辛辣的言辞揭示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缺陷,表达了作者对虚假修行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不详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入魔王队,住邪见林。修菩萨行,现夜叉心。
舌头拖地有谁识,鼻孔辽天无处寻。
画也错,赞也错。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
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我便是渠,略无思算。
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早依圜悟,晚住林泉。无门雪屈,遍界声冤。
对天子廓摩醯首罗眼,提杨岐金圈栗棘蓬禅。
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平地放开缚虎手,等闲迸出拦胸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