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通过对“闲园”、“小山丛木”、“水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谁筑闲园倚近坰”,以问句形式引出,仿佛在询问是谁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宁静的园林。这里的“近坰”指靠近郊野之处,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接着,“小山丛木带回汀”一句,通过“小山”与“丛木”的描绘,展现了园林内自然景观的丰富与和谐。这里的“汀”可能是指水边或湿地,暗示了园林中水景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等闲水石费经营”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一方面,水石在园林设计中往往需要精心布置,展现出主人的匠心独运;另一方面,“等闲”二字又暗示了这一切布置看似不经意,实则蕴含深意,体现了园林设计的高超技艺和主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珍馆几时学旧迹,绮楼无地著春情”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园林内的建筑。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珍馆”与“绮楼”与“旧迹”、“春情”相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会逐渐消逝,留下的是对过去的追忆。
最后一句“蛛丝异兴可怜生”,以蛛丝的微弱生命力为喻,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短暂的感慨。在这里,蛛丝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也可能是对园林中微妙而易逝的美好景象的隐喻,强调了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园林景象,同时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