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

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欢乐处。忘尔汝。

清谈况有神仙侣。一杯缓举。

放远目增明,遥岑出翠,俯仰几今古。

红尘梦,不到丹台紫府。寻真偶得佳趣。

两株翠柏参天起,千亩渭川烟雨。君已许。

向此地结亭,为我开窗户。朝来暮去。

待细揽烟霞,平分风月,挥洒锦囊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远望那参差错落的冶城烟树,知道老朋友居住在仙家楼阁。
身着绣衣的老友前来论文畅饮,随性宰鸡做饭,共度欢乐时光,忘记彼此的身份。
清谈之中更有神仙伴侣相伴,慢慢举杯共饮。
放眼望去,远处山峦青翠,古今变换,尽收眼底。
红尘俗世的梦,难及仙境的丹台紫府,寻找真理时意外收获了美好的情趣。
两棵翠柏直入云霄,千亩渭川烟雨迷蒙,你已决定在这里。
为我建造亭子,打开窗户,让我朝朝暮暮都能欣赏。
期待在此地悠然揽取云霞,共享风月,挥毫泼墨写下锦绣诗篇。

注释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琳宇:神仙居所。
绣衣:官员的官服。
论文:讨论学问。
割鸡炊黍:宰鸡做饭,形容生活简朴。
尔汝:亲密无间的称呼,这里指朋友之间。
清谈:清淡的谈话,常指高雅的交谈。
神仙侣:超凡脱俗的朋友。
丹台紫府:道教中的仙境。
锦囊句: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摸鱼儿》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闲适景象和友人间的文人雅集。"望参差、冶城烟树"展现出古城风貌与朦胧烟雾的结合,引出远方故人的踪迹。"绣衣来就论文饮"描绘了朋友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聚在一起讨论文章、品酒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忘尔汝"表达出他们之间无拘无束的友情,"清谈况有神仙侣"则赞美了他们的高雅交谈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远处的山峦、近处的翠柏以及烟雨迷蒙的渭川,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期待在此地建亭,共享美景。

最后三句"朝来暮去,待细揽烟霞,平分风月,挥洒锦囊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与朋友一同欣赏自然之美,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句。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

听西风、细吟亭树。秋声先到衡宇。

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倾尽处。惭愧汝。

高楼不减烟霞侣。匏樽笑举。

对得意江山,忘怀风月,醉眼玩今古。

鸾坡客,又向红莲幕府。田园何日成趣。

九重闻道思贤佐,恐要济时霖雨。天若许。

从所好结庐,相就开蓬户。山人休去。

怕蕙怅空悬,猿惊鹤怨,贻笑草堂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七夕用严柔济韵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

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语。知几处。

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

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愁云暮。

漠漠苍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

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鸟鹊渡。离别苦。

啼妆酒尽新秋雨。云屏且驻。

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复用前韵

问谁歌、六朝琼树。当年春满庭宇。

歌残夜月西风起,吹动一川禾黍。愁绝处。□□汝。

姑苏麋鹿成群侣。清樽谩举。

对淡淡长空,萧萧乔木,慷慨吊今古。生平苦。

走遍南州北府。年来颇得幽趣。

绿蓑青笠浑无事,醉卧一天风雨。秋几许。

沙渚上,渔樵小隐随编户。扁舟脱去。

望绮散余霞,江澄净练,还爱谢公句。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

薰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

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

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

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

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树。天已暮。

更留看,飘然月下凌波步。风流自许。

待载酒重来,淋漓醉墨,为写洛神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