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翻译

庾郎先自吟咏忧愁的诗篇,凄凉中还听见低语声。
露水打湿铜制的门环,青苔侵蚀石头的井壁,这些都是她曾来过的地方。
悲伤的乐音仿佛在倾诉,正是思妇难以入睡,起身寻找织布机。
曲折的屏风山,夜晚的凉意中,她独自怀着怎样的心情?
西窗又吹来暗夜的风雨,是谁频繁地应和着捣衣的声音?
旅馆迎接秋天,离宫对着月亮,别有一番无尽的伤感。
《豳风》中的诗句随意吟唱,笑看篱笆边孩子们提灯游戏,世间的生活如此简单。
这些情感都写进了琴弦,每一声都更加苦涩!

注释

庾郎:指庾信,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吟愁赋:吟咏表达忧愁的诗篇。
凄凄:形容声音悲凉。
私语:低声细语。
露湿:被露水打湿。
铜铺:铜制的门环。
苔侵:青苔侵蚀。
石井:石头井壁。
哀音似诉:悲伤的声音像在诉说。
机杼:织布机。
曲曲屏山:曲折的屏风。
甚情绪:是什么样的心情。
西窗:西边的窗户。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捣衣。
候馆:旅馆。
离宫:古代帝王的宫殿。
笑篱落:笑看篱笆边。
儿女:泛指儿童。
写入琴丝:融入琴声中。
一声声更苦:每一声都更加苦涩。

鉴赏

这首《齐天乐》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巧的构思著称。词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人物心境,展现了词人的愁绪和对离别的感慨。

开篇“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以庾郎(南朝诗人庾信)自比,寓言自己内心的忧郁,私语则象征着远方的思念或亡故之人的低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哀伤的氛围。接下来,“露湿铜铺,苔侵石井”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暗示主人公曾在这些地方聆听过心上人的声音。

“哀音似诉”至“曲曲屏山”部分,词人将思妇的无眠和悲泣融入到画面中,她起身寻找织布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生活的无奈。夜晚的屏风曲折,凉意袭人,烘托出孤独和寂寞的情绪。

下片,“西窗又吹暗雨”至“别有伤心无数”,词人借窗外的风雨和砧杵声,描绘出离别后的无尽哀愁。候馆和离宫的意象,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加重了词人的离情别绪。最后,“豳诗漫与”至“一声声更苦”,词人感叹世事变迁,唯有琴音能寄托这无尽的苦楚,表达了深深的哀思。

总的来说,姜夔的《齐天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寂寥和离别的痛苦,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宜男草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

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形式: 词牌: 宜男草

雨中新柳

弱柳丝丝带雨垂,隔窗淡扫素娥眉。

等闲莫向河桥折,一缕常悬万里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角招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

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

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

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

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

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形式: 词牌: 角招

诉衷情令.端午宿合路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