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尉古剑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雠。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古老的剑透着寒光,沉寂了千百个春秋。
剑身映照日月,紫气直冲星斗。
有客人想借来一看,喜爱它却不敢要求。
静静藏在玉匣之中,如秋水般清澈不流动。
真正的宝物有其本性,坚硬无比无可匹敌。
它可以被轻易折断,却不会为了迎合而弯曲。
希望它能激励正直人士的心,斩断奸臣的头颅。
不希图报答小小的恩怨,不在半夜刺杀私人仇敌。
劝告你谨慎使用,别让神兵蒙羞。

注释

古剑:古代的名剑。
黯黯:暗淡无光的样子。
几千秋:形容时间极长。
白光:剑的光芒。
纳:包含。
斗牛:北斗星和牵牛星,泛指星空。
客:客人。
爱之:喜欢它。
不敢求:不敢请求拥有。
湛然:清澈的样子。
秋水:比喻清澈透明。
澄不流:形容剑光静止如秋水。
至宝:极珍贵的宝物。
精刚:精炼的钢铁,形容剑的材质坚硬。
无与俦:没有能相比的。
可使:可以使得。
绕指柔:柔软到能绕过手指,形容剑的韧性。
直士:正直的人。
佞臣:奸邪的臣子。
小怨:小的仇恨。
私雠:私人的仇敌。
慎所用:谨慎地使用。
神兵:指这把剑。
羞:感到耻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剑,通过对其外观和内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刚正无私品格的赞美。白居易在此借古剑之口,表达了他对于直率真诚、反对邪佞势力的政治理想。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这一段描绘了古剑的外观和神秘感,它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似乎与天地之间有着某种超然的联系。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剑的赞赏和敬畏,它被珍藏在精美的玉匣之中,如同秋水般清澈而又静止。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这部分通过对古剑品性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于忠诚坚定品质的推崇,以及对那些不正之臣的严厉批判。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雠。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主张,他反对因私怨而行刺杀,也提醒统治者在使用权力时应当审慎,以免被世人所不齿。

整首诗通过古剑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坚定、纯粹和正义的价值观,是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表达。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杏园中枣树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村中留李三固言宿

平生早游宦,不道无亲故。

如我与君心,相知应有数。

春明门前别,金氏陂中遇。

村酒两三杯,相留寒日暮。

勿嫌村酒薄,聊酌论心素。

请君少踟蹰,系马门前树。

明年身若健,便拟江湖去。

他日纵相思,知君无觅处。

后会既茫茫,今宵君且住。

形式: 古风

村居卧病三首(其一)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

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前日巢中卵,化作雏飞去。

昨日穴中虫,蜕为蝉上树。

四时未尝歇,一物不暂住。

唯有病客心,沈然独如故。

形式: 古风

村居卧病三首(其二)

新秋久病客,起步村南道。

尽日不逢人,虫声遍荒草。

西风吹白露,野绿秋仍早。

草木犹为伤,先伤我怀抱。

朱颜与玄鬓,强健几时好。

况为忧病侵,不得依年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