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文馆诗(其二)

声鸣皆出谷,觜距各争场。

铁网收明月,霜铓倒豫章。

湛恩终锡宴,优礼合焚香。

最苦雠书客,消愁赖杜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内的一幕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知识追求者的深切关怀。

“声鸣皆出谷,觜距各争场。” 开篇以鸟鸣和斗鸡的场景起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隐喻了知识殿堂内的活跃氛围。鸟儿在山谷间自由鸣叫,斗鸡在场地上激烈争斗,象征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勇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铁网收明月,霜铓倒豫章。”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明亮的月亮比作被铁网捕捉的明珠,形象地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而“霜铓倒豫章”则可能是指寒霜覆盖的豫章树,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宝贵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湛恩终锡宴,优礼合焚香。” “湛恩”意为深厚的恩泽,“锡宴”则是赐予盛宴,这里表达了对知识传播者或教育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优礼合焚香”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知识的崇敬与对教育者的尊重,通过焚香这一传统仪式,表达出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最苦雠书客,消愁赖杜康。”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出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将“雠书客”比喻为勤奋读书的学子,他们面对知识的海洋,难免会感到疲惫与困惑。“消愁赖杜康”借用古代传说中酒神杜康的故事,暗示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压力,找到前进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秋日同文馆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者的尊敬与感激,以及对学习过程中困难与挑战的理解与体谅。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同文馆诗(其三)

六街分夜鼓,邻屋报朝鸡。

寒引秋初老,天将斗转西。

滞留聊饮酒,谈笑亦分题。

须信家居乐,休嫌穷巷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晚春独酌有感(其二)

谁谓我无友,萧然山谷间。

修竹乃佳客,清风如妙言。

撷彼林间笋,致酒方池边。

惟时春服成,花叶犹斑斑。

月出我已醉,扶归不知眠。

洒然中夜醒,起听西涧泉。

世累乍去念,放歌心浩然。

功名付长啸,持用乐目前。

形式: 古风

次韵苏内相好头赤

世无将军飞食肉,宛马不来鞭费竹。

赤驽当御亦偶然,冀北此曹量计谷。

惭愧蒲梢汗流赤,翻鬣胡风嘶汉日。

麒麟不合地上行,谁道风云未经历。

形式: 古风

同晁郎及秬秸步游乾明晚逾柯山归

野水菰蒲秀,荒陂荠麦长。

卑田留积雨,荒寺掩斜阳。

远树连云梦,群山近武昌。

言归日已夕,村径度牛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