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大竿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荡胸力抵江风大”展现了山势的雄浑,强劲的江风与诗人心胸激荡,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接下来,“云护行缠上杳冥”写云雾缭绕,山路崎岖,仿佛被云层紧紧包裹,神秘而深远。
“纳日危冈收晚翠,倚天孤障入遥青”两句,通过“危冈”、“晚翠”和“倚天孤障”,形象地刻画出山峰高耸入云,夕阳余晖映照下的翠绿景象,给人以辽阔而宁静之感。诗人似乎在攀登过程中,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
“一竿高下中分界,七建回盘此作经”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用“一竿”和“七建回盘”象征着山路的陡峭和复杂,仿佛是诗人行走的经书,寓意着人生的历练与探索。
最后,“九百江关方历尽,暂抛筇杖拜山灵”表达了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大竿岭的感慨,他暂时放下手中的竹杖,向山神致敬,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竿岭的险峻与秀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