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倦能听雨眠窗底,忽起看山到水边。
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王赞子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赞子襄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随性生活的赞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首句“倦能听雨眠窗底”描绘了友人在疲倦时享受听雨的宁静,而“忽起看山到水边”则体现了他的闲适与自由。接着,“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运用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如鸟儿般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暗示了对仕途或舟行生涯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借“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表达对友人选择的尊重,认为他没有像屈原那样追求仕途,而是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这或许更接近古代避世高人的境界。最后,“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表达了对相聚短暂的遗憾,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方式的欣赏和离别时的深深祝福。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珍重徐斯远,兹行岂漫游。
过江探禹穴,下水到严州。
损益观其友,渊源问所由。
我居如有絷,君去莫能留。
孰有如公者,蕲州又处州。
时人得称诵,氓俗记君侯。
吏有循良择,官无内外忧。
愿将田里事,一一奏前旒。
衡州有贤牧,吾党更监州。
事作盐梅济,殊非泾渭流。
斯民均受赐,治状各推优。
看即蓬山上,联翩两校雠。
居者与仕者,所知张宋间。
咸能谓君好,政欲警余顽。
论已穷千载,才宁减二班。
何当传副本,免使访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