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

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

鱼沈荷叶露,鸟散竹林风。

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古寺中高大的树木环绕四周,我躺在清凉的石头上,被绿色的树荫笼罩。
与仙鹤为伴让我感到惭愧,我像老翁一样依偎着僧人学习。
鱼儿沉入荷叶下的水中,鸟儿在竹林中因风而散去。
开始领悟到世俗居住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大概与火热的尘世无异。

注释

寺凉:寺庙的清凉环境。
高树合:高大的树木环绕。
卧石:躺在石头上。
绿阴中:在绿色的树荫下。
伴鹤:与仙鹤为伴。
惭:感到惭愧。
仙侣:指隐居的仙人。
依僧:依靠僧人。
学老翁:模仿老者的沉稳。
鱼沈:鱼儿潜入水中。
荷叶露:荷叶上的露珠。
鸟散:鸟儿飞散。
竹林风:竹林中的风。
始悟:开始领悟。
尘居者: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
火宅:比喻烦恼痛苦的生活环境。
同:相同或相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寺庙的夏日避暑图景。开篇“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勾勒出一片深远而静谧的寺院环境。这里的“凉”字,不仅是温度上的降低,更寓含着心灵的宁静与淡泊。高树参天,浓荫蔽日,与卧石相映成趣,既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避暑之所,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境。

“伴鹤惭仙侣,依僧学老翁”两句,则是对寺中生活的一种描写。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长寿与纯洁,而诗人自比为“伴鹤”,显示出他对于自然界的亲和与向往。而“仙侣”则更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即渴望脱离凡尘,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接着,“依僧学老翁”一句,则是对寺中僧人的尊敬之情,通过学习他们的智慧与修为,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鱼沈荷叶露,鸟散竹林风”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在夏日的美好瞬间。水中的鱼儿悠然自得,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而空中的鸟鸣声和竹林中传来的风声,都交织出一种生机勃勃、动静结合的意境。

最后,“始悟尘居者,应将火宅同”一句,则是诗人对前述景物感受后的深刻领悟。这里的“尘居”,指的是世间凡俗的生活,而“火宅”,则喻指烦恼与痛苦。诗人在寺中体验到的清凉宁静,让他意识到,世人的烦恼痛苦,本可通过类似寺庙这样的精神避难所来得到缓解。这一悟,既是对个人的心灵修养的提醒,也是对社会大众的一种慈悲关怀。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同薛存诚登栖岩寺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寻贾尊师

玉洞秦时客,焚香映绿萝。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井臼阴苔遍,方书古字多。

成都今日雨,应与酒相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

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

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杂曲歌辞(其一)皇帝感词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