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图

蚕月条桑为茧丝,筑场纳稼应天时。

欲知王业艰难处,尽在豳风七月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场景和对王业艰辛的深刻理解。"蚕月条桑为茧丝"写的是春季蚕妇采桑抽丝,这是丝绸生产的开始,象征着社会经济的基础。"筑场纳稼应天时"则展示了秋季农民收割庄稼,顺应自然节气的辛勤劳动。诗人通过引用《诗经·豳风》中的内容,暗示出古代君王治理国家的道理,即王业的兴衰与农事息息相关,其艰难之处在《豳风七月》的篇章中得到了体现。

凌云翰作为元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感悟,将农事劳作与国家治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和治国之道的深刻洞察。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行春图

野桥村店见青旗,玉勒雕鞍且缓驰。

十日春光浓似酒,等闲开尽小桃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墨菊

淋漓浓墨染香云,秋色秋光总不分。

醉眼只疑乌帽落,令人重忆孟参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忠孝图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

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孟母断机图

慈亲教子意何如,直至三迁始定居。

一自寒机初断后,经纶都在七篇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