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鹃旅南杂感(其三)

黄花冈畔足千秋,志士相逢地下游。

纵补青天还有恨,除埋黄土可无忧!

苍苍待我如刍狗,逐逐驱人胜火牛!

何处避人收足迹,辽东可有管宁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和杜鹃旅南杂感(其三)》由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黄花冈畔足千秋,志士相逢地下游。”以黄花岗为背景,象征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志士相逢”暗含了理想与信念的共鸣,即使在地底深处,他们的精神也得以延续。

颔联“纵补青天还有恨,除埋黄土可无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便修补了天空中的裂痕,仍有遗憾未尽;唯有将一切埋入黄土之下,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里既有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反思,也有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的追求。

颈联“苍苍待我如刍狗,逐逐驱人胜火牛!”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自然万物忽视的刍狗,同时也将他人比作驱赶自己的火牛,形象地描绘出在复杂社会中个体的渺小与挣扎。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尾联“何处避人收足迹,辽东可有管宁楼?”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一个充满冲突与矛盾的世界里,何处能找到一片宁静之地?管宁楼作为避世之所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净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理想追求以及社会现实的复杂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晚清时期思想与艺术融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杜鹃旅南杂感(其四)

时平谁是拥专城,嗜利依然鹬蚌争!

随意屠人亡法律,托言富国恣讥征!

是真凉血嗟何补?但有金钱了不惊!

天下滔滔皆此辈,丧心毋乃负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杜鹃旅南杂感(其五)

列强如虎抟风腥,久睡神狮一瞥醒。

国会公言如筑室,家臣帝制已盈廷!

艰难思肖藏心史,忠义文山照汗青!

新莽当时谦下士,至今独惜太玄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杜鹃旅南杂感(其六)

閒气钟灵竟轶伦,将军爽飒气深淳。

逃亡宗社无馀子,破碎河山有替人!

窃国神奸难免死,开山宝藏不忧贫。

荆、襄疑有王基肇,崇拜英雄切望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杜鹃旅南杂感(其七)

林下逍遥暂息劳,委蛇轻卸五羊羔。

欲标清节宜栽竹,思避尘缘退结蒿。

镇日管城甘服役,此生酒国作逋逃。

饥来乞米何能饱,笑说新诗当粕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