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此联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官场与民间的矛盾与不公。上联“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描绘了官员表面遵守规则,暗中却行不法之事,即便天理难容,也难以完全掩盖。下联“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则揭露了百姓生活困苦,资源被无度剥夺的情景,形象地比喻为大地已无处可割,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官僚腐败和贫富差距,还蕴含了对公正与道德的呼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通过对比官场与民间的境遇,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谴责。
不详
兰陵儒效古难几,笞捶暴国、调燮寰区,更设教随时,英杰化、邪说畏、庸众愧、嵬琐逃,上下二千年,吾见其人,江汉秋阳亲大道;
崧岳神灵今诞降,伯仲湘阴、颉颃武定,况抗怀在昔,康成经、孟坚史、昌黎文、宣公疏,纵横九万里,物无异望,华夷同日哭奇才。
一代儒宗大手笔;千秋女界永心香。
闳毅公忠,卅载宣劳资擘画;
正直廉洁,一封遗疏寓箴砭。
闻耗望京华,国家倚畀谁资,岂我独深犹父痛;
伤心忆夫婿,骨肉凋零相继,念公重触未忘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