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乌府追随记昔年,赋诗联骑出燕然。
掾曹愧我无三语,时论知公有二天。
西省春风人似玉,长沙秋晚树如烟。
有年堂上思归客,閒却渊明种秫田。
这首明代郑潜的诗《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八)定兴县有年堂和本中参政留题》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友人在乌府共事的时光,那时他们一同出游燕然,赋诗作乐。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无法像古人那样妙语连珠,但公公正直的名声却广为流传。他提及春天的西省,人们如玉般温润,而秋天长沙的景色则如烟雾般朦胧。诗人想象着在有年堂上,作为思归的游子,他羡慕地想起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感叹自己未能像他那样悠闲地种植秫田。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深林幽径出平原,野水新畬带远村。
父老焚香瞻使节,禅僧开阁驻轺轩。
绿阴匝地琴书静,叠嶂连云草树繁。
夜梦九仙贻好语,登楼高兴欲孤鶱。
大象峰前华岳庵,雅宜樗散此投簪。
高僧载酒来山北,故友移家近水南。
尘世干戈将厌乱,道林风月遂幽探。
何时雪鹤能相过,松下鸣琴兴未酣。
春来行乐负芳草,不见良朋过远村。
云气有时生石磴,风声终日在松轩。
羡君壮志超前烈,老我丹心忆至尊。
倘肯携书作邻并,瓜山蓬户竹为门。
万壑千岩路欲迷,云中仙馆昼闻鸡。
不嫌小室名匏寄,更拟危巢伴鹤栖。
磻石会当来币聘,柴扉难可著轮蹄。
自怜贫病身无补,乞与残年寿菊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