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苏仲在岳州城两年任内,偶得闲暇游历君山的情景。首句“两年官守岳州城”,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接着“一点君山眼底明”一句,以“明”字形容君山在诗人眼中清晰可见,既展现了君山的秀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豁达。
“游览欲乘垂老兴,偷閒争得趁秋清。”表达了诗人虽已年长,但仍怀有游览山水的兴致,希望能在秋日的清朗中尽情享受自然之美。接下来,“猿猴有识知回避,花草随行不辨名。”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猿猴识趣地避开人群,花草随行却不知其名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独有湘妃祠庙古,至今香火藉山僧。”诗人将视线转向古老的湘妃祠庙,虽然庙宇历史悠久,但香火不断,依靠着山中的僧侣来维持,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赋予了历史遗迹以生命力,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